背景:结核病(TB)是中国第二大传染病杀手,耐药性结核病患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使治疗工作变得复杂并增加了相关成本。对耐药结核病的机制和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新药物靶标和新的抗结核药物的发展。方法:在这项研究中,使用高性能液相色谱(HPLC)来检测多胺代谢产物的含量,而蛋白质印迹,qPCR和ELISA被用来检测与多胺代谢相关酶的表达。牛津纳米孔技术(ONT)测序被应用于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TB)中的剖面DNA甲基化。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基因和基因组(KEGG)途径富集分析的京都百科全书在筛选的差异性高甲基化基因上进行。此外,使用字符串和细胞尺度软件用于构建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以识别关键基因。结果:结果表明,在结核病患者的外周血中,精子(SPD)和多胺代谢相关酶的升高升高。此外,多胺和代谢相关的酶的产生在多药耐药性结核病(MDR-TB)患者的外周血中增加。GO和KEGG分析表明,差异甲基化基因主要富含精氨酸代谢。PPI网络分析确定了最高程度的前五位关键基因:MoAx,vapc49,vapb49,higha3和nuoc。结论:MDR-TB患者的外周血中多胺代谢产物增加。多种耐药的MTB中差异性高甲基化基因参与精氨酸生物合成过程,差异甲基化基因可能在MTB的多药耐药性中起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cc-by-nc-nd 4.0国际许可证(未经同行评审证明)获得的是作者/资助者,他授予Biorxiv授予Biorxiv的许可,以永久显示预印本。这是该版本的版权持有人,该版本发布于2023年11月13日。 https://doi.org/10.1101/2023.08.09.552716 doi:Biorxiv Preprint
抗菌素耐药性一直是全球健康挑战,威胁着我们控制和治疗生命的细菌感染的能力。尽管正在持续识别新药或抗生素替代品的努力,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没有新的抗生素或其替代品得到临床认可。可以抑制细菌耐药性决定因素或增强抗生素活性的抗生素和非抗生素化合物的组合,为面对多种耐药细菌提供了可持续有效的策略。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简要概述了抗生素发现的共同进化和细菌抗性的发展。我们总结了药物 - 药物相互作用,并揭示了将非抗生素药物重新利用为潜在的抗生素佐剂的艺术,包括讨论分类和作用机制,以及报告新颖的筛查平台。一种逐科病原体方法,以突出药物重新利用及其治疗潜力的临界价值。最后,讨论了药物组合策略的一般优势,挑战和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