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页码 1 简介................................................................................................................1-1 2 工具、设备、密封剂和润滑剂...............................................................................2-1 3 适航限制........................................................................................................3-1 4 标准做法........................................................................................................4-1 5 往复式发动机大修.............................................................................................5-1 6 发动机拆卸.............................................................................................................6-1 7 排气系统.............................................................................................................7-1 8 点火系统.............................................................................................................8-1 9 燃油喷射系统.............................................................................................9-1 10 感应系统.............................................................................................................10-1 11 空调.............................................................................................................11-1 12 电气充电系统.............................................................................................12-1 13 起动系统.............................................................................................................13-1 14 附件箱.............................................................................................................14-1 15润滑系统................................................................................................15-1 16 气缸和活塞................................................................................................16-1 17 曲轴箱..............................................................................................................17-1 18 发动机传动系................................................................................................18-1 19 总装................................................................................................................19-1 20 大修后调整和测试.........................................................................................................20-1
2023年,面对市场的深刻变化,我们保持规模与效率、速度与质量、现在与未来的动态平衡,铸就了自身发展的确定性。产业梯队竞相突破,强势板块稳步推进,新增长点不断成长;技术产品不断创新迭代,基础共性技术、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加速突破,并前瞻性布局未来技术、产品、行业;管理全面精细化转型,数字化、端到端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实时化,管理效率效益不断提升;海外布局经营不断深化,全球资源有效联动融合,海外业务继续翻倍快速增长;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基本建成,挖掘机械园区、高空作业机械园区、混凝土机械园区、物料中心等实现了下料、焊接、涂装、总装、调试全流程智能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人才队伍不断专业化、国际化、年轻化,为公司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塞维利亚,2022 年 1 月 26 日——空中客车 C295 飞行试验台 2 (FTB2) 在塞维利亚总装线上成功完成首飞。该飞机现已开始飞行活动,旨在测试新的半变形机翼、新的经济型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嵌入飞机机身的卫星通信天线。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工程执行副总裁 Francisco Javier Sánchez Segura 表示:“C295 FTB2 的首飞是一个关键里程碑,代表着该项目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此前该项目已成功整合了新的航空结构、进行了开机和地面测试。几年前,这个项目还只是航空业更可持续未来的一个梦想。今天,我们已进入最后阶段,终于让它飞起来了。”飞行试验台 2 以空客 C295 为基础,是欧洲清洁天空 2 (CS2) 和欧盟地平线 2020 研究与创新计划的飞行演示器,用于测试与 CS2 未来区域多任务飞机相关的技术。改进包括旨在减少噪音、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新材料和技术。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未来的区域多任务配置后,在 400 海里的典型搜救任务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 43%,氮氧化物排放量可减少 70%,起飞时的噪音可减少 45%。
摘要 中国计划于2022年完成天宫T型空间站总装,进入新一轮使用阶段。天宫空间站舱内设有20多个实验机架,舱外设有50多个有效载荷挂载空间,将支持运行期间开展大规模科学技术实验。天宫建造时批准的内部实验机架和外部科研设施研制工作已完成,其中天和核心舱高微重力水平研究机架(HMLR)和无容器材料处理机架(CMPR)等4个机架已完成在轨试验,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其他机架正在进行全面地面试验。中国空间巡天望远镜(CSST)两年来进展顺利,共资助24个发射前研究项目,建成4个联合科学中心,为CSST未来的科学观测和运行做好准备。 2022-2032年中国空间站系统研究规划更新,将研究分为四个重要领域:空间生命科学与人类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与应用。根据规划,预计在空间站运行期间将进行1000多项实验。总体而言,空间站利用任务正在按计划进行,将为重大科学或应用成果做出贡献,并对地球生命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法国波尔多-梅里尼亚克,2017 年 7 月 5 日)——达索航空的全新 Falcon 5X 已完成首飞,这款超宽体双引擎飞机在计划于明年开始的全面飞行测试活动开始之前,可以进行有限数量的初步飞行测试。今天,飞机从达索位于波尔多-梅里尼亚克的总装工厂起飞,试飞员为 Philippe Deleume 和 Philippe Rebourg。此次 2 小时的飞行使用的是 Safran Silvercrest 发动机的初步版本,因为设计问题导致动力装置开发比最初的时间表推迟了四年。这次高级飞行测试活动将允许收集一定数量的机身和系统数据,而这些数据是今年春季早些时候进行的地面测试活动中无法生成的。地面测试包括地面运行以及低速和高速滑行测试。此次飞行测试活动仅持续数周,旨在帮助简化开发流程。明年,赛峰集团交付符合达索规格的认证发动机后,将进行飞行验证和认证测试。“我们致力于尽可能减少四年发动机开发延迟的影响,而短暂的初步飞行测试活动就是这一努力的一部分,”达索航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Eric Trappier 说道。“我们将密切关注赛峰集团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进行的改进型 Silvercrest 验证测试,因为测试结果对于 5X 在 2020 年投入使用至关重要。”“我们的客户迫切希望驾驶我们的新型宽体猎鹰”,Trappier 继续说道。“结合 5X 的新一代数字飞行控制系统,新的超高效机翼将能够将大型客舱喷气式飞机的宽敞舒适性与小型飞机的机动性、效率和机场能力相结合,为远程公务机市场树立新的标杆。” Falcon 5X 的客舱将是业内最高、最宽的客舱。然而,该飞机的着陆速度将低于涡轮螺旋桨飞机的速度,并且燃油消耗量明显低于同类任何其他公务机。
用于表征飞机机身撞击损伤的光学工具 N.Fournier 1 – F. Santos 1 - C.Brousset 2 – J.L.Arnaud 2 – J.A.Quiroga 3 1 无损检测专家,2 空中客车法国,3 马德里大学 摘要:在飞机制造/组装过程中,或交付后使用中,机身外侧可能会出现表面损伤。与飞机尺寸相比,大多数缺陷都很小,通常分布在机身的整个表面上。为了正确表征此类异常,无损检测领域一直需要新手段。它们需要可靠、便携、快速和准确。对于这种缺陷,光学技术通常能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然后,开发了基于光学的新技术,以满足飞机制造商在损伤表征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开发了一种基于阴影莫尔效应的便携式设备,用于表征飞机机身撞击损伤的精确几何形状。该系统易于使用、便携、快速且成本低廉。它将有助于操作员进行缺陷分类,并在检查过程中节省大量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该设备应在飞机的总装线上使用。1 – 简介:在航空领域,国家和国际当局都要求制造商、航空公司和维护组织严格遵守有关飞机安全和保障的现行法规。飞机结构在服役期间承受着巨大的机械负荷,每个部件都有确定的使用寿命。必须定期控制部件以检查其可用性,并在其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安排系统的无损检测。当发生损坏时,必须对面板进行额外控制以确保其完整性以便继续使用。复杂性的增加以及用于增强机械性能和减轻结构重量的新材料导致了新的控制手段的不断发展。这些工具必须与旧工具一样高效、更快、更准确、更自动化,并且在人为解释方面更具限制性。这种演变是航空业所有参与者遵循的整体质量战略的一部分。在进行任何更深的无损检测控制之前,操作员必须评估表面和深度方面损坏的严重性。在所有可能影响结构完整性的损坏中,意外表面凹痕是最受监控的损坏之一:必须控制受影响的区域,以确保不会产生裂纹、分层或脱粘。制造商的设计办公室会给出公差,以根据这些标准将损坏分类,从而确定后续操作。然后,控制器必须恢复凹痕的精确几何形状,主要有两个原因:帮助他们对损坏进行分类,并帮助设计办公室确定受影响结构的新机械性能,当凹痕几何形状足够关键以运行此类程序时。2 - 凹痕表征工具:Moireview©:开发了一种新工具来满足凹痕表征方面的需求。该系统基于光学,可以检索受影响区域的 3D 形状。它的开发是为了补充目前使用的机械手段(深度计、粗糙度计……)。对该工具的基本要求是快速、自主、便携和易于使用。负责检查的操作员必须在飞机周围走动以检测损坏情况,并可能从地面或平台或发动机舱进行测量。此后,他们应该能够在难以接近的区域携带该工具。考虑到飞机的整个表面,与相对较小的凹痕尺寸相比,凹痕可能很多并且遍布整个飞机,系统必须快速,以便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完整的检查。最后,考虑到设计办公室给出的公差,该工具应足够准确。
用于表征飞机机身撞击损伤的光学工具 N.Fournier 1 – F. Santos 1 - C.Brousset 2 – JLArnaud 2 – JAQuiroga 3 1 NDT 专家,2 AIRBUS France,3 Universidad Cmplutense de Madrid 摘要:在飞机制造/组装过程中或交付后的使用中,机身外部可能会出现表面损伤。大多数此类缺陷与飞机尺寸相比都很小,通常分布在机身的整个表面。为了正确表征这类异常,无损检测领域一直需要新手段。它们需要可靠、便携、快速和准确。对于此类缺陷,光学技术通常可以提供好的解决方案。然后,开发了基于光学的新技术来满足飞机制造商对损伤表征的要求。具体来说,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阴影莫尔效应的便携式设备,用于表征飞机机身撞击损伤的精确几何形状。该系统易于使用、便携、快速且成本低廉。它将有助于操作员对缺陷进行分类,并在检查过程中节省大量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该设备应在飞机的总装线上使用。1 – 简介:在航空领域,国家和国际机构都要求制造商、航空公司和维修机构严格遵守有关飞机安全和保障的现行规定。飞机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机械负荷,每个部件都有确定的使用寿命。必须定期检查零件以检查其可用性,并在其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安排系统的无损检测。当发生损坏时,必须对面板进行额外的控制,以确保其完整性以便继续使用。结构复杂性的增加以及为提高机械性能和减轻结构重量而使用的新材料导致了新的控制手段的不断发展。这些工具必须与旧工具一样高效,更快、更准确、更自动化,并且对人为解释的限制性更强。这种演变是航空业所有参与者遵循的整体质量战略的一部分。在所有可能影响结构完整性的损坏中,意外表面凹痕是最受监控的损坏之一:必须控制受影响的区域,以确保不会产生裂纹、分层或剥离。在进行任何更深的无损检测控制之前,操作员必须评估表面和深度损坏的严重性。制造商的设计办公室会给出公差,以根据这些标准将损坏分类,从而确定后续操作。然后,控制员必须恢复凹痕的精确几何形状,主要有两个原因:帮助他们对损坏进行分类,并帮助设计办公室确定受影响结构的新机械属性(当凹痕几何形状足够关键以运行此类程序时)。2 - 凹痕表征工具:Moireview©:开发了一种新工具来满足凹痕表征方面的需求。该系统基于光学,可以检索受影响区域的 3D 形状。它的开发是对目前使用的机械手段(深度计、粗糙度仪……)的补充。此工具的基本规格是快速、自主、便携和易于使用。负责检查的操作员必须在飞机周围走动以检测损坏情况,并可能从地面、平台或发动机舱进行测量。此后,他们应该能够携带该工具进入难以接近的区域。考虑到飞机的整个表面,与相对较小的凹痕(可能有很多且遍布整个飞机)相比,系统必须快速,以便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完整的检查。最后,考虑到设计办公室给出的公差,该工具必须足够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