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使用 FYM27 和 R1492 引物进行 16S rRNA 基因分析,对 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 v390 进行分子鉴定。在 pH 2.5、3.5 和 4.5 的酸性条件下评估了菌株的生存力,并研究了对 0%、0.3%、0.5% 和 0.7% 浓度胆汁的抵抗力。评估了抗氧化活性、胆固醇吸收、疏水性、产生 DNase 酶的潜力、生物胺、溶血活性和对常见治疗性抗生素的耐药性。使用孔板和纸片扩散法检查了该菌株对致病菌(痢疾志贺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L. pentosus v390菌株在不同pH水平下均具有生存能力,但在pH 2.5下储存3小时后细菌数量下降。该菌株在不同胆汁盐浓度下均具有生长能力。L. pentosus v390对抗生素呋喃西林具有中等抵抗力,对萘啶酸和亚胺培南具有抗性,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敏感。该菌株的疏水性、抗氧化活性(DPPH和ABTS)和胆固醇吸收率分别为46.50±0.38%、37.20±0.40%、39.90±0.45%和36.50±0.47%。未观察到该菌株产生DNase酶、生物胺或溶血活性。 L. pentosus v390 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更强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 L. pentosus v390 具有理想的益生菌特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认其在食品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潜力。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我们描述了发生在小鼠模型和转录偶联和全球基因组核苷酸切除修复受损(分别为 TC-NER 和 GG-NER)患者标本中的代谢重排。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机制,将 DNA 修复缺陷导致的转录停滞与细胞内 ATP 水平增强联系起来,后者反过来变构抑制糖酵解酶 ATP 依赖性 6-磷酸果糖激酶(Pfk,最为人所知的是磷酸果糖激酶)通过戊糖磷酸途径(PPP)重新路由葡萄糖。PPP 的增强本质上与 NADPH 还原当量的产生增加有关——这些还原当量是在途径的氧化分支中产生的——在我们的实验系统中,氧化剂种类和/或内源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的比例并不相符,因此最终导致还原应激 1(图 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