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6/8 — 规划缓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脆弱性 各国:a) 评估其空域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脆弱性的可能性和影响,并在必要时采用公认和可用的缓解方法;b) 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频率进行有效的频谱管理和保护,以减少无意干扰或降低 GNSS 性能的可能性;c) 向国际民航组织报告可能对国际民用航空运行产生影响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有害干扰案件;d) 建立并执行强有力的监管框架,管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继器、伪卫星、欺骗器和干扰器的使用;e) 允许充分利用机载缓解技术,特别是惯性导航系统; f) 当确定需要地面辅助设备作为缓解策略的一部分时,优先保留测距设备(DME)以支持惯性导航系统(INS)/DME 或 DME/DME 区域导航,以及在选定跑道上保留仪表着陆系统。3
虽然目前有四种不同的全球导航系统在运行,但仔细检查就会发现,它们在概念、架构和漏洞方面实际上非常相似。主要问题之一是 GNSS 信号的功率水平,这是由于发射器与地球的距离(约 20,000 公里。)、每颗卫星的覆盖面积(每颗卫星约占地球表面的 1/3)以及卫星上可用的传输功率造成的。这导致系统的功率非常低,接收信号强度约为 -120 到 - 130 dBm。这是一个非常低功率的系统,使其容易受到欺骗(虚假信号传输)、干扰(故意干扰)甚至来自其他不相关系统的无意干扰。信号也无法穿透茂密的树叶、建筑物、洞穴等。这使得在室内和地下使用变得不可能,而在城市地区使用可能会有问题。该小组的早期著作《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降级和拒绝环境中的导航传感器和系统》中提供了有关 GNSS 漏洞和可能的补救措施以及几种军事场景的详细信息,该著作由 STO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