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型无人机系统 (sUAS) 和人工智能 (AI) 等并行技术的融合,濒海空域正成为一个竞争环境。由于濒海空域距离陆地更近、小型机载武器系统在历史上占有先例,以及美国空军不愿进入传统空中力量作用不太明确的空间,美国陆军开始在濒海空域宣示主权。濒海空域本质上是一个门槛:它既是传统地面资产与空军负责的专用空中资产之间的门槛,也是过渡空间。因此,濒海空域边界模糊,让人感到不安,而且缺乏明确性,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在其中开展行动也很困难。
a.需求来源。TAOM 需求说明在 1987 年 2 月 9 日颁布的《所需作战能力 (ROC) CCC 1.28C》中有所描述。TAOM 正在部署中,以便于在 1990-2005 年期间有效指挥和控制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 (MAGTF) 的战术空中作战。机载武器系统的技术进步如雪崩般突飞猛进,而敌对势力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此类系统可能带来威胁,这迫使海军陆战队必须改变战术系统概念和不断发展的设备。战术指挥官需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指挥和控制战术空中行动,这就要求系统能够在比过去冲突中复杂得多的环境中运行。
• NBS C-RAM MANTIS • 使用飞行机枪/MANPADS 射击,例如 STINGER • 空中或防空射击 • 近距离空中支援 (CAS) 陆 / 海 • 飞机射击 (LFz) 空 - 海 • 管式火炮直接瞄准 • 管式火炮和火箭火炮对海上目标 • MARS 火箭火炮系统(目标距离>=15,000 m) • 迫击炮对陆地目标和海上目标 • 装甲/防护车辆上的机载武器(最大 120 mm) • 使用手持和反坦克手持武器进行训练和战斗射击 • 手榴弹发射场 • 高能激光 (HEL) 测试 • 反坦克制导导弹(MILAN、TOW、HOT、MELLS) • 从直升机上射击,例如 «Doorgunner» • 爆破范围,300 m 和 1500 m 以及水下爆破范围
目前使用或正在开发的大多数防空系统都采用自导制导来拦截目标。由于使用机载数据收集,自导制导系统可以不断提高目标信息的质量,直至拦截点。制导导弹比任何单一设备都更能塑造当今世界的空天力量。例如,战斗机配备了机载武器,可以向敌机、地面部队或敌方领土深处的战略目标发射。此外,制导导弹还可以用作干扰武器,以混淆地面和空中部队。陆基导弹系统的射程从几英里到几千英里不等。这些陆基导弹是弹道导弹或非弹道导弹,具体取决于其任务要求。制导武器(即导弹)的设计是一项大工程,需要许多在空气动力学、飞行控制、结构和推进等领域拥有专业知识的工程师的团队合作。不同的设计团队必须共同努力,以高精度和低成本生产出最有效的武器。本书的目的是介绍制导导弹的基本概念,包括战术导弹和战略导弹,以及获取目标所需的制导、控制和仪表。从本质上讲,这本书是关于制导飞行的数学。这本书不同于类似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