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巡检机器人在执行各种任务时,需要感知周围 环境、定位自身位置、识别目标对象等,这些功能的实 现都依赖于传感器为机器人提供与外部环境交互的 “ 感 知器官 ” 。传感器是陆地巡检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获取相关信息,帮助机器人感进行 自主导航、避障、监测、抓取等工作。曹现刚等 [ 13 ] 设计 一种固定柔性轨道式悬挂巡检机器人平台,以解决煤矿 井下特种巡检机器人在三维环境重建和非结构环境运动 轨迹规划等关键技术,利用轨道,降低轨道铺设,为煤 矿环境巡检提供新的特种巡检平台。张书亮等 [ 14 ] 研究了 室内移动机器人的定位问题,提出融合轮式里程计、惯 性测量单元 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超宽带 UWB(ultra wide band) 和激光雷达定位数据的方法,依次 对不同传感器的定位数据进行融合,提高室内移动机器 人的定位精度。梁莉娟等 [ 15 ] 建立场景环境坐标系,利用 传感器探测出障碍物信息,对探测到的障碍物进行定位, 制定激光近场探测传感器的动态避障行为。李琳等 [ 16 ] 提 出基于条纹式激光传感器的机器人焊缝跟踪系统,采用 机器人末端安装条纹激光传感器,通过小波变换模极大 值理论分析焊缝轮廓,确定焊缝特征点。王正家等 [ 17 ] 提 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机器人夹取系统,融合机器人内 置传感器所测量的位置、速度和角度等信息,利用外置 传感器完成对目标物的自动识别与定位。 2.1.1 传感器的使用场景及应用分类
表 1. 参数 最小值典型值最大值 单位 测试条件/注释 温度传感器和 ADC 精度1 −0.05 ±0.4 °CTA = −40°C 至 +105°C, V DD = 3.0 V ±0.44 °CTA = −40°C 至 +105°C, V DD = 2.7 V 至 3.3 V ±0.5 °CTA = −40°C 至 +125°C, V DD = 3.0 V ±0.5 °CTA = −40°C 至 +105°C, V DD = 2.7 V 至 3.6 V ±0.7 °CTA = −40°C 至 +150°C, V DD = 2.7 V 至 3.6 V ±0.8 °CTA = −40°C 至 +105°C, V DD = 4.5 V 至 5.5 V ±1.0 °CTA = −40°C 至 +150°C,V DD = 2.7 V 至 5.5 V ADC 分辨率 13 位 符号位加上 12 个 ADC 位的二进制补码温度值(上电默认分辨率) 16 位 符号位加上 15 个 ADC 位的二进制补码温度值(配置寄存器中的位 7 = 1) 温度分辨率 13 位 0.0625 °C 13 位分辨率(符号 + 12 位) 16 位 0.0078 °C 16 位分辨率(符号 + 15 位) 温度转换时间 240 ms 连续转换和单次转换模式 快速温度转换时间 6 ms 仅在上电时进行第一次转换 1 SPS 转换时间 60 ms 1 SPS 模式的转换时间 温度迟滞 ±0.002 °C 温度循环 = 25°C 至 125°C 并返回到 25°C 重复性 ±0.015 °CTA = 25°C DC PSRR 0.1 °C/VTA = 25°C 数字输出 (CT, INT),漏极开路
每次温度测量转换的数字输出都存储在只读温度寄存器中。TMP112-Q1 器件的温度寄存器配置为 12 位只读寄存器(在配置寄存器中将 EM 位设置为 0;请参阅扩展模式 (EM) 部分),或配置为 13 位只读寄存器(在配置寄存器中将 EM 位设置为 1),用于存储最新转换的输出。必须读取两个字节才能获得数据,如表 8-8 所示。字节 1 是最高有效字节 (MSB),后跟字节 2,即最低有效字节 (LSB)。前 12 位(扩展模式下为 13 位)用于指示温度。如果不需要该信息,则不必读取最低有效字节。温度的数据格式如表 8-2 和表 8-3 所示。一个 LSB 等于 0.0625°C。负数以二进制补码格式表示。上电或复位后,温度寄存器读数为 0°C,直到第一次转换完成。字节 2 的位 D0 表示正常模式(EM 位等于 0)或扩展模式(EM 位等于 1),可用于区分两种温度寄存器数据格式。温度寄存器中未使用的位始终读取 0。
从 TMP108 读取时,写入操作存储在指针寄存器中的最后一个值用于确定读取操作读取哪个寄存器。要更改读取操作的寄存器指针,必须将新值写入指针寄存器。此操作通过发出 R/W 位为低的从属地址字节,然后发出指针寄存器字节来完成。无需其他数据。然后,主机可以生成启动条件并发送 R/W 位为高的从属地址字节以启动读取命令。有关此序列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图 3。如果需要从同一寄存器重复读取,则无需连续发送指针寄存器字节,因为 TMP108 会存储指针寄存器值,直到下一次写入操作更改它为止。
摘要这项研究探讨了温度如何影响立方甲基铵锡碘化物的光学特性(CH 3 NH 3 SNI 3),这是一种对太阳能细胞技术的巨大希望。在一系列温度和晶体学方向([100],[010],[001])中检查了光吸收系数,折射率,消光系数,反射率和光导率的变化。的发现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在吸收系数,折射率,消光系数和光导电导率中观察到一般下降。同样,反射率也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这些发现表明,立方CH 3 NH 3 SNI 3具有一致的透明度,稳定的折射率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相对较高的反射率。其低光电性(典型的半导体材料)表明其适合促进有效的电荷分离和太阳能电池内的运输。这项研究显着增加了我们对CH 3 NH 3 SNI 3的光学特性的理解,为其在太阳能电池应用中的潜在使用铺平了道路。关键字:钙钛矿,甲基铵锡碘化物(CH 3 NH 3 SNI 3),密度功能理论(DFT),FHI-AIMS,光学特性简介perovskite perovskite材料,包括甲基铵铅卤化物,提供昂贵的生产和直接的生产和直接的制造工艺。使用这些材料的设备的太阳能电池效率已从2009年的3.8%(Kojima等,2009)提高到2014年认证的20.1%,使其成为最快的太阳能技术(Völker等人,2015年)。根据详细的平衡分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极限约为31%,它接近33%的砷化甲壳类炮击(Sha等,2015)。
银导电油墨因其高电导率和热导率等潜在优势而被应用于电子工业。然而,银需要经过固化过程以减少颗粒之间的孔隙率,并具有光滑的导电轨道以确保最大的导电性。因此,探讨了温度对电导率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在分析之前,通过丝网印刷在聚合物基板上印刷银导电浆料。接下来,使用四点探针仪进行电分析以测量电导率,然后进行微观结构和机械分析,分别观察银的结构行为和硬度随温度的变化。研究发现,银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银的微观结构尺寸变大,相应地导致银的硬度降低。总之,温度在提高银的电导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关键词:银导电油墨,温度,电导率。1.引言导电油墨可以是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1]。无机材料是金属纳米粒子(例如铜、银和金)分散在基质溶液中,通常用于生产无源元件和晶体管电极 [1]。而有机材料或油墨包括有机材料(例如聚合物),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电介质三类。高导电性聚合物油墨通常用于电池、电容器和电阻器,而半导体基聚合物油墨则用作有源层,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传感器等 [1]。在选择合适的导电油墨之前,需要根据其属性考虑一些要求,例如电导率、对印刷基材的适用性、功函数、氧化稳定性、制造技术和成本。导电油墨必须通过加入导电填料(银、铜和金)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能。银纳米粒子是最有前途的导电油墨,也是印刷技术行业目前使用的铜油墨的替代品 [2-5]。在印刷技术中,使用银作为油墨具有优势,因为它可以在 473-573K 的低温范围内粘合和固化 [6-10]。Gao 等人的研究 [11] 报告称,银作为导电填料具有最高的电导率和热导率
1 电容单位:1 pF = 10 −12 F;1 fF = 10 −15 F;1 aF = 10 −18 F。满量程 (FS) = 8.192 pF;满量程范围 (FSR) = ±8.192 pF。2 规格未经生产测试,但由产品初始发布时的特性数据支持。3 工厂校准。绝对误差包括工厂增益校准误差、积分非线性误差和系统失调校准后的失调误差,均在 25°C 下。在不同温度下,需要对增益随温度漂移进行补偿。4 可以使用系统失调校准消除电容输入失调。系统失调校准的精度受失调校准寄存器 LSB 大小 (32 aF) 或系统电容失调校准期间的转换器 + 系统 p-p 噪声限制,以较大者为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转换器 + 系统噪声的影响,应使用较长的转换时间进行系统电容失调校准。系统电容失调校准范围为 ±1 pF;可以使用 CAPDAC 消除较大的失调。5 规格未经生产测试,但由设计保证。6 增益误差在 25°C 时进行工厂校准。在不同温度下,需要对增益随温度漂移进行补偿。7 必须将 VT SETUP 寄存器中的 VTCHOP 位设置为 1,以实现指定的温度传感器和电压输入性能。8 使用外部温度传感二极管 2N3906,非理想因子 n f = 1.008,连接方式如图 37 所示,总串联电阻 <100 Ω。9 满量程误差适用于正满量程和负满量程。
从 TMP108 读取时,写入操作存储在指针寄存器中的最后一个值用于确定读取操作读取哪个寄存器。要更改读取操作的寄存器指针,必须将新值写入指针寄存器。此操作通过发出 R/W 位低的从地址字节,然后发出指针寄存器字节来完成。无需其他数据。然后,主机可以生成起始条件并发送 R/W 位高的从地址字节以启动读取命令。有关此序列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图 3。如果需要从同一寄存器重复读取,则无需连续发送指针寄存器字节,因为 TMP108 会存储指针寄存器值,直到下一次写入操作更改它为止。
1 捷克科学院物理研究所,Na Slovance 2,18221 布拉格 8,捷克共和国 2 查理大学数学与物理学院,V Holesovickach 2,布拉格,CZ18000,捷克共和国 3 伯明翰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伯明翰 B152TT,英国 4 国立微电子中心(IMB-CNM,CSIC),UAB-Bellaterra 校区,08193 巴塞罗那,西班牙 5 粒子物理研究所,IFIC/CSIC-UV,C/Catedrático José Beltrán 2,E-46980 帕特尔纳,瓦伦西亚,西班牙 6 约瑟夫·斯特凡研究所实验粒子物理系,Jamova 39,SI-1000 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 7 圣克鲁斯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 (SCIPP)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CA 95064,美国 8 TRIUMF,4004 Wesbrook Mall,温哥华,BC V6T 2A3,加拿大 9 西蒙弗雷泽大学物理系,8888 University Drive,本那比,BC V5A 1S6,加拿大 10 筑波大学纯粹与应用科学研究所,1-1-1 Tennodai,筑波,茨城 305-8571,日本 11 多伦多大学物理系,60 Saint George St.,多伦多,安大略省 M5S1A7,加拿大 12 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 (KEK) 粒子与核研究所,1-1 Oho,筑波,茨城 305-0801,日本 ∗ 主要作者,电子邮件:vera.latonova@cern.ch,† 替补演讲人,电子邮件:jiri.kroll@cern.ch
a 捷克科学院物理研究所,Na Slovance 2, 18221 Prague 8,捷克共和国 b 查理大学数学与物理学院,V Holesovickach 2, Prague, CZ18000,捷克共和国 c 伯明翰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伯明翰 B152TT,英国 d 国立微电子中心(IMB-CNM,CSIC),Campus UAB-Bellaterra,08193 Barcelona,西班牙 e 粒子物理研究所,IFIC/CSIC-UV,C/Catedr´atico Jos´e Beltr´an 2, E-46980 Paterna,瓦伦西亚,西班牙 f 约瑟夫·斯特凡研究所实验粒子物理系,Jamova 39,SI-1000 Ljubljana,斯洛文尼亚 g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95064 h 西蒙弗雷泽大学物理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本那比市 8888 University Drive V5A 1S6 i TRIUMF,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 4004 Wesbrook Mall V6T 2A3 j 筑波大学纯粹与应用科学研究所,日本茨城县筑波市 Tennodai 1-1-1 305-8571 k 多伦多大学物理系,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 Saint George St. 60 M5S1A7 l 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 (KEK) 粒子与核研究所,日本茨城县筑波市 Oho 1-1 30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