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牙根管的复杂结构有助于细菌在标准根管治疗难以触及的隐蔽区域定植和形成生物膜。本综述旨在总结体外和离体研究的数据,以更好地了解冷常压等离子体 (CAP) 在牙根管消毒中的应用。方法:筛选 PubMed、Scopus 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并对离体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以评估 CAP 对粪肠球菌 (E. faecalis) 菌落形成单位测定的影响。该研究遵循 PRISMA 2020 指南进行。结果:共有 31 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只有 2 项研究报告了间接等离子体治疗,28 项试验使用直接 CAP 给药,而 1 项研究同时采用了这两种方法。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粪肠球菌进行的,使用氦气或氩气作为载气,或与氧气和空气结合使用。研究发现,不同研究对不同来源、设置和应用方案的处理存在相当大的异质性。尽管如此,CAP 仍显示出减少粪肠球菌菌落形成单位的有效性,标准化平均差异为 4.51,95% CI = 2.55 – 6.48,p 值 < 0.001。结论:数据表明直接使用 CAP 对微生物具有抗菌作用。体外研究表明,效果取决于治疗的时间和距离,而对体外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表明,CAP 的效果与时间和距离无关。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和评价沙特阿拉伯阿西尔地区牙髓科医师对下颌第一磨牙进行的根管填充 (RCF) 的质量。参与者和方法:对由具有不同资质和经验的牙髓科医师治疗的 18 岁以上男女患者进行了横断面放射学研究。治疗在相似的手术区域、材料和设备下进行。根据国际标准以长度、密度和锥度的形式评估 X 射线的质量。这些 X 射线照片由两名具有相似证书的评估员评估。计算了检查者间的一致性。卡方或 Fisher 精确检验用于检验组间和质量参数之间的显著差异。p < 0.05 被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截止点。结果:本放射学研究共评估了 74 颗下颌磨牙,共治疗了 224 个根管。记录到的 RCF 锥度、密度和锥度质量的合格百分比分别为 77%、93% 和 91%,整体 RCF 质量可接受为 87%。在锥度方面,左右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35),在密度方面,不同年限和不同根管位置之间的差异也显著(两个变量的 p = 0.040)。结论:不同证书的牙髓科医师对下颌第一磨牙进行的 RCF 在密度和锥度方面质量较高,但长度适中。整体 RCF 质量是可以接受的。临床意义:对接受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术后根尖 X 光检查是维持高标准患者服务的一个积极方面。应按照推荐教科书中关于长度、锥度和密度的规定进行。关键词:牙髓科医师,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质量。 《当代牙科实践杂志》(2024):10.5005/jp-journals-10024-3666
摘要:有关细菌多样性的信息,例如原牙根管中的每个物种的数量,有助于改善我们对原牙中牙髓牙齿起源感染的有效管理。这项研究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原代牙齿的根管中的细菌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估。使用鱼类技术评估了31名儿童的果肉坏死的三十一颗原发性牙齿,以检测聚集的放线菌菌菌的存在和密度链球菌,链球菌突变,sobrinus链球菌,Tannerella Forsythia和treponema denticola。描述性措施解释了与密度有关的数据,根据症状和症状,学生的T检验评估了每个细菌密度之间的差异。将细菌密度配对并相关。在所有样品中检测并鉴定了所有测试的细菌。每个物种的细菌个体的平均数量范围从1.9 x 10 8细胞/ml(S. mutans)到3.1 x 10 8细胞/ml(F. nucleatum)(p> 0.05)。每个细菌的平均计数总和几乎占整个微生物群落的80%。患有疼痛的患者的牙霉菌明显更高,并且凝血肿的患者表现出更大的链球菌和尼非菌的密度(p <0.05)。这项研究表明,在所有牙髓坏死的所有初级牙齿中都发现了所有12种细菌。所研究的物种之间没有占主导地位。所有物种都有相似数量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