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肠内喂养是早产儿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肠内喂养适用于多种疾病,包括早产(婴儿无法有效吸吮和吞咽)、脑瘫或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腭裂等先天性异常以及妨碍充分口服摄入的严重疾病。本研究旨在评估和比较妊娠 28 至 34 周之间出生的早产新生儿早期全肠内喂养与常规部分肠内喂养的结果,重点关注生长发育、长期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参数。方法:这是一项比较前瞻性观察研究,旨在比较全肠内喂养和部分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研究共纳入 180 名早产儿。参与者被分为两组 - 90 名早产儿:全喂养,90 名早产儿:部分喂养。结果:一项针对 180 名婴儿的研究比较了全喂养组和部分喂养组,每组 90 名婴儿。全喂养组并发症较少(共 16%),无坏死性结肠炎,而部分喂养组问题较多(共 30.33%),其中 3% 患有坏死性结肠炎。全喂养婴儿的预后更好,出院率更高(88% 比 80%),死亡率更低(9% 比 15%)。虽然两组婴儿的身长增长相似,但全喂养婴儿在 15 天内保持更稳定的体重增长。结论:本研究得出结论,全肠内喂养是早产儿营养管理中更有益的方法,可改善体重、身长和头围的增长。关键词:母乳喂养、坏死性结肠炎、肠内母乳喂养、婴儿生长
摘要 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着植物的行为、生长和进化。许多微生物物种,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古菌,它们在植物的根际、叶际和内际定殖,参与了这些复杂的关联。根据微生物的特性和功能以及它们对植物的影响,这些相互作用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积极关系对于营养吸收、抗逆性和抗病性至关重要。植物相关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提高营养的利用率,包括固氮、磷酸盐溶解和铁动员。它们还可以产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此外,某些有益微生物可作为生物防治剂,抑制病原体生长并保护植物免受疾病侵害。复杂的分子信号网络,如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化学信号流,经常促进这些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某些微生物会感染植物,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植物可能通过伤口、环境中的孔洞或直接的植物组织渗透而感染病原体。它们会产生化学物质和酶,干扰植物的防御能力并损害其免疫系统。病原体还会阻碍营养物质的摄入并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损害植物的健康。为了实现可持续农业和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必须了解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微妙之处。利用有利的相互作用可以创造创新技术,包括生物肥料、生物防治剂和生物修复。这些策略有可能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增加作物产量并减少化学投入。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因下一代测序技术、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进步而发生了改变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微生物与茶产业密切相关。一方面,微生物发酵被认为是黑茶、康普茶、茶酒等发酵茶及茶饮料感官品质和保健功效形成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微生物与茶树的生长发育、茶叶品质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对茶和茶饮料中微生物的研究越来越多。在发酵茶和茶饮料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对其风味和保健功效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对茶和茶饮料中的关键微生物进行检测和鉴定十分必要。为了探究关键微生物对发酵茶及茶饮料风味品质和健康效益的影响,可综合应用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方法,在明确微生物作用的基础上,研发新的加工技术,提高茶和茶饮料的品质。此外,土壤微生物和内生微生物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在此背景下,组织了“茶和茶饮料中的微生物”研究专题。本研究专题收集了来自国际研究人员的 6 篇研究论文。本研究专题旨在了解微生物在茶和茶饮料中的作用,促进微生物学与茶科学的融合。康普茶是一种由细菌和酵母共生培养发酵而成的茶饮料。廖等人。分别使用高通量长读扩增子测序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系统地研究了回流康普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和代谢物变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康普茶发酵的微生物和代谢物动态,强调了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的重要性。
微生物群与哺乳动物生理密切相关,对健康、生产力和生殖功能有重大影响。正常微生物群通过以下关键机制与宿主相互作用:充当抵御病原体的保护屏障、维持粘膜屏障完整性、协助营养代谢和调节免疫反应。因此,支持宿主的生长发育,并提供针对病原体和有毒物质的保护。微生物群显著影响大脑发育和行为,这已由受控实验室实验和人体临床研究的综合结果证明。这些前景表明,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肠脑轴影响神经发育过程、调节应激反应并影响认知功能。农场动物胃肠道中的微生物群将摄入的饲料分解并发酵成营养物质,用于生产肉和牛奶。在肠道微生物群的有益副产物中,短链脂肪酸 (SCFA) 因其在哺乳动物疾病预防和各种生产方面促进中的重要作用而特别值得注意。微生物群在哺乳动物的生殖激素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可提高两性的生殖能力并促进母婴联系,从而成为维持哺乳动物生存的关键因素。微生物群是影响哺乳动物生殖成功率和生产特征的关键因素。均衡的微生物群可改善营养吸收和代谢效率,从而提高生长率、增加产奶量并增强整体健康状况。此外,它还能调节雌激素和孕酮等关键生殖激素,这些激素对于成功受孕和怀孕至关重要。了解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可为优化育种和改善生产结果提供宝贵见解,促进农业和兽医学的发展。本研究强调了哺乳动物微生物群的关键生态作用,强调了它们对健康、生产力和生殖成功的必要贡献。通过整合人类和兽医的观点,它展示了微生物群落如何增强跨物种的免疫功能、代谢过程和激素调节,提供了有益于临床和农业进步的见解。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粮食安全问题变得十分重要。作为固着生物,植物已经进化出复杂的机制来应对病原体。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物质的获取和运输,这些营养物质介导植物细胞信号传导并激活促生长和/或抗病原体基因的表达。营养物质,包括糖和氨基酸,是高产作物生产所必需的,但也与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微生物利用多种策略来适应植物,包括增强根细胞表面以吸收营养、竞争环境营养、劫持植物营养以及改变细胞营养运输和信号传导。这些有益或有害的影响会导致植物微生物群的转变。因此,分析营养物质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对于提高施肥效率至关重要。镰刀菌穗枯病 (FHB) 严重威胁小麦的质量和产量。赵等人。对抗性基因型苏麦3号和感病基因型山农20接种禾谷镰刀菌后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部分氨基酸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外源施用脯氨酸(Pro)和丙氨酸(Ala)可增强小麦对禾谷镰刀菌的抗性,而外源施用半胱氨酸(Cys)则加重小麦的感病性,说明小麦的氨基酸代谢与抗性密切相关。尖镰孢菌是引起烟草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严重影响烟草的生长。200F 的毒力测定 . oxysporum 菌株的鉴定以及表达模式的鉴定表明基因与毒力水平呈正相关,并表明 ATP 合成酶基因通过抑制烟草中糖最终输出转运蛋白 (SWEETs) 的表达水平对 F. oxysporum 的毒力很重要 [Gai et al.]。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感染显著改变了拟南芥中 SWEETs 的表达水平。组织学和遗传分析表明,M. incognita 感染诱导 AtSWEET1 在瘿中特异性表达,突变
在整个怀孕期间,母亲的营养和心理健康对孩子的长期成长和健康有重大影响。本综述的目的是对有关怀孕营养与健全心智和胎儿生长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考虑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领域的因素。均衡、营养丰富的饮食对婴儿在怀孕期间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适当的重要常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饮食有助于胎儿器官发育、认知功能和免疫系统恢复能力。例如,研究表明,铁和 omega-3 脂肪酸与降低发育迟缓风险和提高认知能力有关。相反,母亲营养不良,如营养不足或体重过度增加,与负面结果有关,包括低出生体重、神经发育不良和晚年患慢性病的可能性增加。母亲的心理健康,包括情绪平衡和心理稳定,对孩子的发育有重大影响。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历的压力、焦虑和抑郁会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并增加后代认知、行为和情绪障碍的风险。由于母亲长期承受压力,成长中的胎儿会暴露于高水平的压力激素,这可能会改变胎儿大脑的形状和功能。影响儿童发育结果的因素包括母婴依恋、母乳喂养的开始和持续时间以及一般的护理实践。采取全面的方法至关重要,因为新的研究表明母亲营养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协同关系。营养摄入不足可能是由于母亲心理健康问题干扰食欲控制和饮食习惯造成的。另一方面,母亲营养不足可能会增加母亲的压力并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针对这两个领域的综合疗法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儿童发育效果至关重要。总之,怀孕期间的母亲营养和心理健康对儿童各个领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了解母亲营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和促进儿童获得最显著的效果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潜在机制,从而制定基于证据的怀孕期间最佳母亲护理建议。本综述的目的是了解母亲的身体或心理健康如何影响孩子的发育,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在怀孕期间采取预防措施来进一步预防这种情况。
摘要 EPA 最终确定了一项规则,该规则对识别和清理 1978 年以前建造的家庭和托儿所中的含铅油漆危害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EPA 估计,这项规则每年将减少多达近 120 万人的铅暴露,其中 178,000 至 326,000 人是 6 岁以下的儿童。铅暴露对健康有何影响?铅几乎会影响人体的每个器官和系统。铅暴露可能会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但对幼儿的危害尤其大,因为发育中的大脑对环境污染物特别敏感。对于儿童来说,铅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商降低、学习问题、大脑和神经系统损伤以及听力、言语和行为问题。如果孕妇接触铅,他们正在发育的婴儿也可能接触到铅。这可能会导致婴儿早产或体重过轻,损害婴儿的大脑、肾脏和神经系统,或导致孩子出现学习或行为问题。在成年人中,铅暴露会影响心脏和肾脏,还可能导致癌症。哪里还有含铅涂料?尽管联邦政府在 1978 年禁止在住宅中使用含铅涂料,但 2021 年的一项分析估计,3090 万栋 1978 年前的房屋仍然含有含铅涂料,其中 380 万栋房屋有一名或多名 6 岁以下的儿童居住在那里。有色人种社区和低收入社区通常面临更大的铅暴露风险,因为变质的含铅涂料更有可能出现在低收入地区。有色人种社区还可能面临更大的含铅涂料暴露风险,这是由于红线的遗留问题、历史上住房中的种族隔离以及获得环保和负担得起的住房的机会减少。如何识别含铅涂料的危害?含铅涂料如果状况良好,通常不会造成危害。但是,变质(剥落、碎裂、粉化、开裂或损坏)的含铅涂料是一种危害,需要立即引起注意。自 1978 年禁止使用新型含铅涂料以来,这些房屋中现有的含铅涂料至少已有 47 年历史,有些甚至更久远。虽然个人房主可以选择聘请经过认证的风险评估员来告诉他们任何危险位于何处,但有几种典型原因可以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含铅涂料危害:
真菌对磷酸盐的溶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尤其对于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磷的可用性而言。磷通常以不溶性形式存在于土壤中,例如铁、铝和钙的无机磷酸盐,这限制了植物根部对其的吸收。然而,磷酸盐溶解真菌能够通过分泌有机酸和磷酸酶将可用的磷酸盐释放到环境中,将这些不溶性形式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磷酸根离子。该机制不仅在植物营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有效的磷循环和提高农业生产力。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巴西亚马逊西部微生物收集中心的三种具有散生菌目形态特征的真菌菌株,对不同磷酸盐源的溶解能力进行分子鉴定和表征。首先,重新激活这些细胞系,并使用 2% CTAB 方法进行 DNA 提取。接下来,进行 CaM(钙调蛋白)区域的扩增,作为物种鉴定的分子标记,然后进行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为了确保分析的稳健性,基于相关物种序列的比对,采用了最大似然法,并进行了 1000 次重复。为了评估无机磷酸盐的溶解潜力,在含有三种不同形式的不溶性磷酸盐的培养基中对分离物进行体外定性测试:磷酸铁(FePO₄)、磷酸铝(AlPO₄)和磷酸钙(Ca₃(PO₄)₂)。将真菌在28°C的恒温下培养四天。磷酸盐的溶解度通过溶解指数来量化,该指数是一个参数,表示真菌在培养基中在其菌落周围产生溶解晕的能力。该指数是根据溶解晕的直径与真菌菌落直径的比率计算得出的。系统发育分析证实,所研究的三种菌株属于 Talaromyces sayulitensis 种。在进行的测试中,Talaromyces sayulitensis 菌株表现出溶解不同来源的无机磷酸盐的高潜力,在所有测试介质中呈现溶解晕。在含有磷酸铝(AlPO₄)的培养基中观察到最高的溶解率。这些结果表明,Talaromyces sayulitensis 具有显著的溶解各种形式磷酸盐的能力,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生物技术工具,它可以提高贫瘠土壤中磷的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并有助于可持续农业实践。
问卷调查并测量了婴儿的体重。使用 FRAP(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测定成熟乳样品的总抗氧化能力 (TAC),并使用 1,1-二苯基-2-苦基肼 (DPPH) 自由基评估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本研究最终样本量为 75 名哺乳期妇女。确定了两种主要的基本饮食,即油棕籽汁酱煮熟的米饭 (R-SG) 和配茄子酱的芭蕉和木薯煮熟的糊状混合物 (F-SAU),分别涉及 50 名和 25 名哺乳期妇女。对于 R-SG 和 F-SAU 饮食,在产后第 45 天和第 105 天收集的牛奶中 TAC 水平显著增加(P < .05),而在同一时期 DPPH 自由基抑制百分比没有显著差异。此外,接受 R-SG 饮食和 F-SAU 饮食的妇女以及产后 45 天和 105 天的母乳中的 TAC 和抗自由基活性在统计学上是可比的 ( P > .05)。另外,遵循这些饮食的妇女母乳中的 TAC 和抗自由基活性与产后 105 天新生儿的体重相关。结论: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R-SG 饮食和 F-SAU 饮食的妇女母乳中的抗氧化活性是可比的。关键词:抗氧化剂;母乳;饮食;科特迪瓦。1. 引言氧气对所有需氧细胞的生命都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利用氧气来产生能量。在这个氧化呼吸过程中,线粒体产生三磷酸腺苷 (ATP) 后会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通常是活性氧 (ROS) 或活性氮 (RNS) [1,2]。这些 ROS 或 RNS 通常在生物体中以较低但可测量的浓度产生,并且可能在细胞内信号传导和防御微生物等过程中有益甚至至关重要。此外,ROS 还参与细胞生长、分化、进展和死亡 [3]。另一方面,当它们过量产生时,它们会诱发氧化应激,从而导致细胞和组织损伤 [4]。出生时,新生儿暴露于相对高氧的宫外环境中,这是由于氧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导致的,这大大增强了 ROS 的生成。因此,人类婴儿由于难以适应周围的氧气而处于氧化应激之下,尤其是由于新生儿时期的抗氧化防御机制尚未发育良好。人们认为氧化应激与许多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例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肾衰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脑室内出血 [5-7]。作为回应,哺乳动物细胞已经发展出抗氧化防御机制,以防止 ROS 和 RNS 引起的损伤。母乳被认为是婴儿生长发育的理想营养来源
小鼠胚胎干细胞或受精卵中的基因破坏是鉴定体内基因功能的传统遗传学方法。然而,由于不同的基因破坏策略使用不同的机制来破坏基因,这些策略可能导致所得小鼠模型出现不同的表型。为了确定不同的基因破坏策略是否会影响所得突变小鼠的表型,我们对通过三种常用策略(确定性敲除 (KO) 优先和 CRISPR/Cas9)产生的 Rhbdf1 小鼠突变株进行了表征。我们发现 Rhbdf1 对不同的 KO 策略的反应不同,例如,通过跳过外显子并重新启动翻译来潜在地产生获得功能的等位基因,而不是预期的无效或严重的次等位基因。我们的分析还显示,使用 KO 优先策略产生的小鼠中至少有 4% 表现出相互冲突的表型,这表明外显子跳过是整个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此外,我们的研究强调,至少 35% 的小鼠和 45% 的人类蛋白质编码基因可能易于发生靶向 KO 优先和 CRISPR/Cas9 介导的意外翻译。我们的研究结果对基因组编辑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简介小鼠在基因上与人类密切相关,因此选择小鼠作为模型系统来破译约 20,000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功能,以深入了解人类生物学和疾病。对于大规模小鼠诱变工作,通过小鼠胚胎干 (ES) 细胞中的同源重组进行基因靶向是一种有效且通用的技术。基因靶向涉及确定性无效设计(删除目标基因的整个基因组序列)或靶向敲除 (KO) 优先设计,这提供了多种优势,包括基因破坏和报告标记突变,此外,还允许以组织特异性或时间方式分析基因功能。最近,使用 CRISPR/Cas9 直接破坏受精卵中的基因已经取代了确定性无效和 KO-first 策略。为了确定不同的基因靶向策略是否会影响纯合突变小鼠的表型,我们系统地表征了由这三种 KO 策略(确定性无效、靶向 KO-first 和 CRISPR/Cas9)产生的 Rhbdf1 突变小鼠。Rhbdf1 基因编码 RHBDF1,并被认为在生长发育 [1]、炎症 [2] 和癌症 [3-5] 中起关键作用。确定性无效和靶向 KO-first 策略是强大的高通量方法,可用于 ES 细胞中的大规模基因靶向,以研究数千种哺乳动物蛋白质编码基因,从而更好地了解人类生物学和疾病 [6-8]。在使用确定性无效策略时,基于细菌人工染色体 (BAC) 的打靶载体替换靶基因的整个基因组序列 (补充图 1a),从而产生无效等位基因。相比之下,靶向 KO-first 方法 [9, 10] 是一种包括可根据所需结果选择的替代步骤的策略,具有高度的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