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 ( Spliced Transcripts Alignment to a Reference )是用于将 RNA-seq 读取数据与 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高度准确和超快速的剪接感知( splice aware ) 比对的工具。注意, STAR 是一个专门针对 RNA-seq 数据映射的比对工具,这意味着不能用于比对 DNA 数据。与 其它的 RNA-seq 比对工具相比,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映射速度较其他比对软件高 50 多 倍。 STAR 在识别经典和非经典剪接位点方面具有很高的精确性,还可以检测到嵌合(融 合)转录本。除了映射短读取数据(例如 ≤ 200 bp ), STAR 还可以准确地映射长读取数据 (例如来自 PacBio 或 Ion Torrent 的数 Kbp 读取数据)。 STAR 在变异检测( SNP 和 INDEL ) 方面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因此, STAR 被用于 GATK 最佳实践工作流程,用于从 RNA-seq 数据 中识别短变异。
反思 按章节制定课程计划后进行反思,对于持续改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个人和职业成长以及创建更有效、更具包容性的课程计划至关重要。它将教学转变为一种动态且响应迅速的实践,最终提高整体教育体验。以下是反思很重要的一些主要原因: 反思每节课有助于教师确定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方法无效。它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可为未来的课程规划提供参考。教师可以借鉴成功的策略,避免重复错误,从而形成更连贯、更有效的课程顺序。 每个教室都是多样化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反思有助于教师调整课程以适应这种多样性,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虽然网上有很多反思秘诀,但这里附有一个可与 Computer Whiz 系列课程计划一起使用的模板。
《 21 世纪国际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和工作坊》(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Workshops on Technology 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21st Century, TCLT, http://www.tclt.us )(简称 《国际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原名《北美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 2000 年由美国纽约州汉弥尔 顿大学( Hamilton College )发起,以专门讨论计算机辅助中文教学并提供多种讲习班介绍最新计 算机辅助教学技术与软件着称。首届会议于 2000 年 6 月 8 日至 6 月 11 日在汉弥尔顿大学召开并成立常 设委员会;第二届会议由汉弥尔顿大学与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共同主办于 2002 年 6 月 7 日至 6 月 9 日在耶鲁大学召开;第三届会议由汉弥尔顿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共同 主办于 2004 年 5 月 28 日至 5 月 30 日在哥伦比亚大学召开,由于国际参会者大量增多更名为《第三届 国际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第四届会议由汉弥尔顿大学与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共同主办于 2006 年 5 月 5 日至 5 月 7 日在南加州大学召开;第五届会议由汉弥尔顿大学与 澳门大学( University of Macau )共同主办于 2008 年 6 月 6 日至 6 月 8 日在澳门大学召开;第六届会议 由汉弥尔顿大学与俄亥俄州立大学(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共同主办于 2010 年 6 月 12 日至 6 月 14 日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召开。本届会议由汉弥尔顿大学与夏威夷大学( University of Hawai ‘ i at M ā noa )共同主办于 2012 年 5 月 25 日至 5 月 27 日在夏威夷大学召开。 《国际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自开 办以来累计历届参会院校达近 200 所,与会学者 600 余人,来自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