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施塔特 [ 1979 , 2007 ] 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戈尔巴乔夫建议,旨在调和两个明显相互矛盾的论点:(1)我们可以以一种非平凡的方式谈论心理因果关系是一种真实现象;(2)心理活动最终植根于低级规则支配的神经过程。在本文中,我们批判性地研究了霍夫施塔特对哥德尔 [1931] 第一不完全性定理的类比诉求,该定理的“对角线”证明据称包含了理解意识和心理因果关系所需的关键思想。我们认为,将数理逻辑的复杂结果付诸实践并不能提供原本无法获得的见解。最后,我们得出结论,霍夫施塔特的提议中还有太多重要的细节没有填补。我们真的需要先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才能希望说,我们对经典身心问题的理解已经通过与哥德尔的工作进行元数学类比而得到了推进。
这是案例研究的第一个汇编,探讨了IEA生物能源任务框架内的材料和能量量化的经验教训。36。一组案例研究将在2021年发表,涵盖社会和公众接受方面,废物到能源(WTE)实施的障碍,分散解决方案的成功故事以及在材料和/或营养恢复中的WTE整合。这些案例研究的目的是展示示例,从中可以从中获得灵感和支持,以在废物/资源管理和WTE领域实施适当的政策和解决方案,从而有助于其向循环过渡。IEA生物能源任务36,致力于“循环经济中废物的物质和能量量化”主题,旨在提高公众对从生物量残留物和包括MSW在内的废物分数以及技术信息传播的意识。如三年的工作计划中所述,任务36试图了解浪费和物质回收中的能量在循环经济中可以具有什么作用,并确定实现这一愿景所需的技术和非技术障碍和机会。请参阅http://task36.ieabioenergy.com/有关IEA Bioenergy任务执行的工作的链接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