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南非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直接贸易合计占南非总进口额的不到 1%,占出口额的 0.5%。2020 年,从俄罗斯进口的三分之一是铜电缆,其余大部分是小麦、石油和化肥。南非占俄罗斯出口的 0.16%,但占其铜电缆出口的 3%。南非从乌克兰的进口量要小得多,主要包括小麦和其他农产品。南非购买了不到 0.1% 的乌克兰出口产品。它主要向这两个国家出口水果,采矿和矿产品的资本设备(主要是向俄罗斯出口锰,向乌克兰出口铬)则远远落后。(图 1)
这种影响可以通过直接效应和传递效应实现(图 ES2)。当向化石燃料生产商提供的补贴通过降低生产商的开采成本或转化成本,影响原油、天然气或煤炭等能源商品以及转化能源产品的市场时,就会产生直接贸易效应。当化石燃料消费补贴直接降低各行业使用的化石燃料投入成本时,它们也会显现出来,无论这些行业是将原料加工成增值能源类型(例如汽油、柴油、电力),还是使用能源产品作为投入来生产非能源产品(例如钢铁、塑料)。当向上游化石燃料生产商提供的化石燃料补贴导致能源产品成本降低,然后可用作下游其他生产过程的投入时,就会产生传递贸易效应。补贴收益的一部分“传递”给下游生产商。例如,钢铁生产商可能没有享受直接补贴,但它仍然可以从上游煤炭补贴中受益,从而降低煤炭的价格,而煤炭是钢铁生产的关键投入。
我们预计,2023 年列支敦士登的经济将有所改善,实际 GDP 增长率预计为 0.2%,而去年则收缩了 2.8%,然后在 2024-2026 年稳定在 1.5%。今年的增长放缓主要反映了俄乌战争的间接后果、外需减弱、通胀压力、货币政策紧缩以及对近期全球银行业动荡的担忧。乌克兰战争的影响将通过能源供应担忧和列支敦士登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收紧表现出来;截至 2021 年底,德国占商品出口的 35.3%,而美国和奥地利分别占 10.3% 和 9.4%。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直接贸易联系总体上仍然相对有限,约占 2021 年商品出口的 2%。列支敦士登已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例如,将该国的能源多样化,转向光伏等可持续能源。此外,列支敦士登建立了天然气储备,可满足该国冬季两到三个月的能源需求;这一储备应持续到 2025 年。尽管自 2022 年夏季以来,直接的能源问题有所缓解,但列支敦士登的能源供应仍将高度依赖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