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奉行积极的区域政策,包括确保国家利益、发展与邻国的伙伴关系以及促进黑海、波罗的海和里海三海盆地的稳定、民主和经济发展。此外,乌克兰还参与并积极发展民主和经济发展组织(GUAM)、黑海经济合作组织、中欧倡议、乌克兰-维舍格勒集团模式和其他项目内的合作。乌克兰在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上与俄罗斯联邦以及其他独联体成员国发展睦邻关系。乌克兰的目标是确保政治、经济、移民和信息领域各方面的安全和稳定。
本《行动计划》旨在落实二OO三年十月八日在印尼巴厘岛签署的《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和第2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三十周年领导人会议成果,加强和提升2021年至2025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友好关系、互利合作和睦邻关系。本《行动计划》以中国—东盟关系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成功落实2016年至2020年《行动计划》、过去五年中国—东盟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以及《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为基础。我们赞赏中国为促进中国—东盟更紧密合作所做的努力,包括中国关于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本《行动计划》也将为实现东盟—中国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目标作出贡献。 2025:携手前行,加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与合作。
关于非欧盟中欧国家在欧洲一体化进程方面,过去几年出现了许多新进展。西巴尔干地区可信的扩大前景得到加强;扩大方法得到修订;西巴尔干地区雄心勃勃的经济和投资计划已出台。东欧国家已采取有利措施,与欧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欧盟与东部伙伴关系的六个成员国之间建立共同经济空间。然而,一体化进程需要在各个领域采取和实施多项改革,建立透明的机构并充分尊重民主价值观和法治,发展睦邻关系和区域合作,进一步实现经济一体化,使各经济体做好应对竞争的准备,同时遵守环境标准。因此,欧盟和非欧盟中欧成员国之间关于欧洲一体化问题的知识转移被视为这一进程中至关重要和有价值的事情,并在中欧国家内部大力推广。
本报告涉及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这是通过分析中国与俄罗斯互动的动机并强调两国关系所面临的挑战来完成的。报告指出了中国的六个基本动机:与俄罗斯保持稳定、和平的睦邻关系;为自己的政权获得政治支持和合法性;改善军事合作以制衡美国;维护中亚稳定;深化经济技术交流、全球治理等领域合作。报告指出了四大挑战:历史和相互猜疑;相互竞争的区域利益;经济交流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全球秩序的不同看法。此外,报告通过讨论俄罗斯可以为中国扮演的三种不同角色:正式盟友、竞争对手和战略支持者,探讨了2030年俄中关系的情景。作为战略支持者的角色估计是最有可能的。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战争使俄中关系面临考验,这将如何影响未来关系存在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中国限制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野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要美国被北京视为最紧迫的安全政策挑战,中国就会继续将俄罗斯视为重要的战略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