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文献中开始报道越来越多的接种 COVID-19 疫苗后新发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风湿病 (AIRD)。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接种 COVID-19 疫苗后新发的 AIRD 患者,并回顾了有关该主题的文献。患者与方法:我们调查了先前描述的“近期接种 COVID-19 疫苗的个体中新发的 AIRD”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参数,这些病例接种了我国批准的 COVID-19 疫苗之一(BNT162b2 或 CoronaVac)。结果:我们收集了 22 例(14 名女性,63.6%)在接种 COVID-19 疫苗后患上 AIRD 的病例。平均年龄为 53±14.4(24-87)岁。最后一剂疫苗接种与出现第一个症状的间隔为 23.9±19.5 (4-90) 天。4 名患者接种了 CoronaVac,18 名患者接种了 BNT162b2。12 名患者在第一次接种后出现 AIRD 相关症状,8 名患者在第二次接种后出现 AIRD 相关症状,2 名患者在第三次接种后出现 AIRD 相关症状。22 例(54.5%)病例中有 12 例被诊断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2 例患有 SLE,其余 8 例患者分别患有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干燥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和炎性肌炎。六名患者有确诊的 COVID-19 感染史。结论:接种 COVID-19 疫苗后可能会出现自身免疫/炎症性风湿病。在 COVID-19 大流行时期,应仔细询问新诊断的 AIRD 患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感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流感症状的出现或严重化,还可以预防与流感病毒有关的并发症、住院和死亡。特别是,如上所示的高风险人群、有高风险因素的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被认为更为有益。在日本,只有注射型疫苗被批准,而鼻喷雾剂尚未被批准。一般来说,副作用较轻。注射部位可能会变红、肿胀和/或变硬、感觉发热、疼痛、麻木或起水泡,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 2-3 天内消失。您还可能会出现发烧、发冷、头痛、嗜睡、暂时失去意识、头晕、淋巴结肿大、咳嗽、呕吐或恶心、腹泻、关节痛、肌肉痛和/或肌肉无力。对疫苗的过度敏感可能导致皮疹、荨麻疹、湿疹、红斑和/或瘙痒,以及蜂窝织炎、面瘫和其他形式的瘫痪、周围神经病变、昏厥、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和/或葡萄膜炎。以下副作用极为罕见,但已知会发生:(1)休克、过敏反应(荨麻疹、呼吸困难、血管性水肿等)、(2)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接种后数天至两周内出现发烧、头痛、抽搐、运动障碍、意识障碍等)、(3)脑炎·脑病、脊髓炎、视神经炎、(4)格林-巴利综合征(双手双脚麻木、行走障碍等)、(5)抽搐(包括热性惊厥)、(6)肝功能障碍、黄疸、(7)哮喘发作、(8)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9)血管炎(IgA血管炎、嗜酸性多血管炎肉芽肿、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等)、(10)间质性肺炎、(11)皮肤黏膜眼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急性全身性发疹性脓疱病、(12)肾病综合征。如果您的健康状况恶化(需要住院治疗的任何疾病或伤害),您或您的家人可以根据《医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法》获得救济服务。(电话:0120-149-931 URL:https://www.pmda.go.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