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飞行员能够感知来自另一名飞行员的飞行控制输入。在多机组驾驶舱中,有一项任务是“飞行飞行员”(PF),负责驾驶飞机,还有一项是“监控飞行员”(PM),负责主动监控飞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对 PM 任务的定义是:“监控包括观察和建立心理模型的过程,通过寻找可用信息来比较飞机的实际状态和预期状态。”[2]。在某些情况下,有效的监控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在配备了被动侧杆的驾驶舱中,当 PM 不能直接获得飞行控制输入时,很难预测飞机状态。本研究重点关注被动侧杆对商用喷气式飞机硬着陆事故的影响。空中客车于 1987 年在空客 A320 上推出了第一款商用航空被动侧杆[3]。从那时起,被动侧杆逐渐被引入公务机航空领域,2005 年首次引入达索猎鹰 7X。那时,空客已经在商用喷气式飞机航空市场占据了很大份额。2007 年,全球 18% 的商用喷气式飞机都是被动侧杆飞机,全部由空客制造。然而,在过去 10 年里,越来越多的制造商转向被动侧杆系统。2017 年,除了空客之外,还有 3 家制造商
飞机于 05:16 1ST(23:46:50 UTC)开始下降进入香港。它对跑道 07L 进行了 ILS 进近。它在 2000 英尺(气压高度)处建立了 ILS(LOC 和 GS)。飞机在 ILS(LOC 和 GS)上建立后,没有观察到与 DFDR 数据的显着偏差。飞机从 1000 英尺无线电高度下降,配置为襟翼 30 着陆,减速板处于准备状态,正在接近跑道 07L。自动驾驶仪在 05:53:47 1ST 时(00:23:47UTC)处于下滑道 (G/S) 和定位器 (LOC) 模式,自动油门接合速度 (SPD) 模式。自动驾驶仪在 5:54:03 1ST 时(00:24:03 UTS)在 843 英尺 RA 处解除,而自动油门保持接合直到接地后,参考着陆速度 (VREF) 记录为 140 节,在进近过程中,计算空速保持在大约 145 节 (VREF+5)。进近过程中下降率保持在平均 800 英尺/分钟。
他进一步表示,他不习惯使用 A/THR,他更喜欢在 A/THR 断开的情况下进近。稳定高度设置为 1,000 英尺 AGL。他补充说,他已经向副驾驶解释过,如果他认为有必要,他可以要求中止进近。ACARS 在 06 时 47 分收到的 ATIS O 提到风速为 25 节,风向为 210°,阵风为 37 节。他解释说,他查看了 MCDU 上显示的 Vapp 值,并且在进近过程中他使用了这个值,在该值上增加 5 到 10 节作为手动飞行的目标速度,但没有修改 MCDU 上 PERF APPROACH 页面上显示的值。下降 200 英尺后,他看到 PAPI 上的三个红灯和速度趋势增加。他解释说,在最后进近时,飞机向左急速倾斜让他很惊讶,他担心左翼会碰到跑道。他说他没有时间拉平。他考虑过中止着陆,但当他注意到飞机没有打滑时,他宁愿减少推力并部署反推装置。
1. 事实信息.................... ... 1 1.2 人员伤害..........................................................................................................................................................................................................................................................................................................................................................................................................................5 1.3 飞机损坏.......................................................................................................................................................................................................................................................................................................................................................................................................5 1.4 其他损坏.................... ... ................. ... ................. ... . ... ... 9 1.6 飞机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