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他州整体失业率处于 2.8% 的低位,科技失业率甚至更低,寻找科技人才的难度依然很大。虽然超过 64% 的个人贡献者和团队负责人认为寻找人才是他们最大的科技人才难题,但只有 30% 的高管将其列为头号挑战。这些回复表明,高管们可能正在着眼于更大的图景;入职、技能提升、让人才接受录用以及留住人才也比去年对科技高管来说更为重要。犹他州的公司非常清楚未来的人才障碍,而解决方案并不是一刀切的。
根据科技人才计划申请工作签证 / 进入许可或违反配额分配条款和条件等。 (C) 配额申请及处理程序 7. 合资格公司可全年提出配额申请。每家公司每年最多可获批 100 人配额。如有充分理由支持,申请每年超过 100 个配额的申请亦会按个别情况考虑。 申请审核安排 8. 申请公司如为香港科技园公司或数码港的租户 / 培育公司 / 受资助公司 / 用人,应填写科技人才计划配额申请表 – TechTAS 01,该表格可于创新科技署网站 techtas.itc.gov.hk 下载。申请公司应将填妥的配额申请表 – TechTAS 01,连同商业登记证副本、每个有关职位的薪酬待遇参考资料及证明文件(如有)以邮寄、亲身或电邮方式送交香港科技园公司或数码港(视乎情况而定) -
收稿日期: 2024–05–13 ; 修回日期: 2024–06–28 ; 录用日期: 2024–07–05 ; 网络首发时间: 2024–07–19 15:22:18 网络首发地址: https://doi.org/10.13801/j.cnki.fhclxb.20240718.0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902125) ; 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20210103092) ; 第七批吉林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QT202316)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90212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lan of Jilin City (20210103092); Seventh Batch of Jilin Province You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Promotion Project (QT202316) 通信作者: 陈杰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E-mail: jiechendr@163.com
科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继续对我们的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自 2017 年 12 月发布《智慧城市蓝图》以来,政府一直在推出各种智慧城市计划。今年和明年,政府将与 ICT 行业合作推出更多计划。选择 ICT 作为职业无疑是我们年轻人最具战略性和前景的道路之一。我们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科技人才,让本地 ICT 行业继续蓬勃发展。
我们赞扬关于产学研共同创造和公民参与知识增值行为准则的两项建议。科技大学与工业和社会伙伴密切合作,站在这些努力的最前沿。大学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将尖端研究与创新与基于研究的教育相结合,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和领导者。我们重申科技大学在知识增值和促进深度技术创新、颠覆性创新和关键技术进步方面的关键贡献,正如《科技大学解锁的深度技术》(2023 年 5 月)、《通过培养新思维和共同创造创新来促进颠覆性创新》(2022 年 5 月)、《塑造未来的关键技术》(2022 年 1 月)和《科技大学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018 年 10 月)中所述。
数码港主席陈少文表示:“国家航天科技发展迅速,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深感自豪,特区市民能参与其中更是莫大的荣幸。这是香港特区市民首次获选成为预备航天员,有机会亲眼目睹国家尖端科技发展,充分说明国家对香港创新科技人才的培育。数码港及旗下社区企业对此感到十分鼓舞,衷心感谢国家对香港创科发展和人才培育的坚定支持。”作为香港数码科技旗舰及创业孵化基地,数码港将持续培育创科人才及企业,完善蓬勃的创科生态,推动科研及产业发展,配合特区政府的创科发展蓝图,将香港打造为国家国际创科枢纽,融入国家自主创新、自主提升的发展战略,以优质生产力为新动力,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然而,纽约市科技和风险投资 (VC) 行业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为所有纽约人创造公平的机会。尽管黑人和拉丁裔员工占纽约市整体劳动力的 43%,但他们仅占该市科技人才的 21% 左右。关于纽约市初创企业创始人和风险投资人口统计的具体数据仍然有限。然而,在全国范围内,全女性创办的初创企业获得的风险投资不到 3%,黑人和拉丁裔创办的初创企业获得的投资不到所有投资的 3%。根据 Pitchbook 和 Crunchbase 的数据,在风险投资人中,只有 1.2% 的投资决策者是黑人,不到 18% 是女性。同时,根据 Diversity VC 的《股权记录》报告,女性和少数族裔投资者仅管理着风险投资公司所有管理资产 (AUM) 的 2%。
冷战时期印度为何能培养出如此多的高技能人才?为何有一部分“人才外流”到美国?冷战时期,美国民间基金会和大学与美国政府合作,制定了以产学官合作为基础的系统性技术援助政策。其外交意图也在于将一直保持不结盟中立的印度拉入西方阵营。美国的技术援助促成了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有“印度的MIT”)的成立,印度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然而,印度并不具备吸纳此类高技能人才的工业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美国在国防至关重要的关键领域却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短缺。冷战时期,随着与苏联的竞争愈演愈烈,吸引国内外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变得至关重要。美印两国高级人才供需不平衡,加之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导致大量印度高技能人才进入美国科技界。
为培育科技人才及鼓励他们从事创新及科研事业,创新科技署(「创新科技署」)于 2020 年 7 月 1 日将研究员计划及博士后专才库合并为研究人才库,以资助合资格机构╱公司聘用研究人才从事研发工作。2. 研究人才库为进行由创新及科技基金 1 资助的研发项目的机构╱公司(「RTH-ITF」)、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和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数码港」)的培育公司和创新及科技(「创科」)租户(「RTH-SPC」),以及在香港进行研发活动的科技公司(「RTH-TC」)提供资助,以聘用研究人才从事研发工作。 3. 本指引载列适用于在香港进行研发活动的科技公司的 RTH-TC 详情。有关 RTH-ITF 及 RTH-SPC 详情,请参阅其各自的指引。一、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