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共享办公空间现在是许多职业的替代地点和工作空间。PT Space Digital Indonesia(PT SDI)是一家拥有 Space-Con 品牌的初创公司,致力于共享办公空间行业。它提出了使用集装箱的共享办公空间概念,并将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的缓冲城市(卫星城市)的市场份额作为业务地点。目标客户群是该行业的创意参与者,例如数字游民、初创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公司需要制定战略并进行商业模式分析。战略方法使用价值主张画布、IFE、EFE、VRIO、CPM、SWOT、IE 矩阵、QSPM、波特通用战略、精益商业画布模型。该分析的结果可能有助于确定适当的商业模式。正确的战略和商业模式将使新成立的初创企业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关键词:集装箱、共享办公空间、SWOT、QSPM、价值主张画布。 1. 引言 共享办公空间行业正日益受到欢迎,coworkingresources.org 2020 年对共享办公空间增长的一项全球研究显示,到 2020 年,全球共享办公空间的数量预计将达到 20,000 个,到 2024 年将超过 40,000 个(Di Risio,2020 年)。如今,共享办公空间服务的大多数用户是千禧一代和 Z 世代。千禧一代和
任何有效实验的核心要求是它能够被其他实验者理解和重现。这一要求在 Ajdukiewicz (1949, 1978) 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假设中得到了方便的形式化。一个实验包含两组数据:输入 d in 和输出 d out,以及关于如何进行实验的明确指令。数据和指令都应该是主体间可传达的。在实践中,理想情况下当然永远不可能重现实验。然而,主体间性假设保证了这样做没有先验的限制。换句话说,我们的经验知识仅受限于可用资源的数量,如时间、能量或记忆。任何一组实验数据最终都必须表示为一些主体间符号的有限组合。因此,在不失一般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假设 d in 和 d out 是有限的比特集,因为任何更复杂的数据集通用描述最终都可以用二进制形式重写。每个实验都与一些事件和一个物理系统 F 相关。相关事件包括与实验装置的准备相关的事件(输入 d in )和与仪器响应相对应的事件(输出 d out )。我们观察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区别需要一些时间概念。事实上,输入总是先于输出,更一般地说,实验指导总是具有内置的时间顺序。同样,为了构思两个或多个独立实验,需要一些空间概念。然而,这些是,
摘要 霍米·K·巴巴提出了文化相遇的间隙空间,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在其中进行谈判,从而产生文化混合性。这种文化通过解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东方和西方的本质主义身份和二元对立,颠覆了殖民统治。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中间第三空间抵制殖民压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殖民话语和被殖民者文化认同形成的分析。然而,由于缺乏对殖民者的政治和经济剥削以及资源和机会获取不平等的物质条件的关注,他的第三空间成为一个仅有助于精神和心理解放的文化项目。今天,第一世界国家和前殖民者在世界贸易组织 (WTO) 和社交媒体网络 (SMN) 创造的跨文化和国际第三空间中操纵谈判,以利于自己。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回顾他的第三空间概念,以及它在抵抗因排斥物质条件和人际关系而导致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统治方面的局限性。 关键词:后殖民性、第三空间、文化认同、混合性、新殖民主义 引言 为了颠覆殖民统治,巴巴 (1994) 提出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文化接触的中间空间,他称之为文化宣扬的第三空间。这个空间主要破坏了“殖民知识产生的二元思想和本质主义身份”(第 276 页)。它解构了自我与他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或东方与西方的二元性。此外,它是模糊性、不确定性和放弃殖民权威的空间,解构了真实的和本质主义的对立两极(巴巴,1990)。他考察了“围绕两种传统文化之间简单的‘黑与白’区分而产生的、并不断威胁着这种区分的心理和文化断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