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货币联盟(如欧元区)的成员资格不被视为不可撤销,则可能会出现不稳定。尽管《条约》并未预见到退出欧元区,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有力地表明,由于市场已经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计入价格,因此并未完全排除解体的可能性。除了财政政策之外,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联盟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联盟面临解体的威胁,货币政策实际上能做什么。中央银行如何帮助货币联盟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立了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让各国政府可以选择加入货币联盟或拥有自己的国家货币。如果中央银行拥有自己的货币,那么它就可以专注于价格稳定,让汇率自由浮动。在货币联盟中,两个国家只有一个中央银行。共同货币的好处是它促进了跨境流动,尤其是贸易。假设两个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贸易成本就会降低,双边贸易就会增加。货币联盟的缺点是,由于一个共同的中央银行为整个联盟设定利率,因此宏观经济稳定对某些国家来说效果较差。因此,货币联盟的成本是随时间变化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成本可能会超过收益。我使用这种设置来运行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校准经济以进行模拟,然后查看四种情景的结果。在第一种情景中,两个政府自由决定何时退出货币联盟。这是唯一的决定。他们将货币政策和外部选择视为既定事实。一旦一个政府退出货币联盟,联盟就会永远瓦解。在第二种情景中,我增加了一个联盟范围的拉姆齐规划师,他负责在国家之间设定一次性转移。规划师考虑成员国的退出选择。这个想法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设定转移,即没有一个国家会从退出联盟中获益。最后,在无知之幕下,只要联盟继续存在,这种转移计划对两国来说都会更好。与第一种情况一样,货币政策由拉姆齐计划者制定。第三种情况考虑由一个联盟范围内的中央银行来设定利率,并考虑两国的退出选择。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转移。与以前一样,我们的想法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设定利率,即任何时候都没有国家从退出联盟中获益。在第四种也是最后一种情况下,我考虑联合货币和财政应对措施,在危机时期进行一次性货币干预,随后进行系统性转移。所有这四种情景都是在货币联盟的贸易收益不同的情况下运行的,这些收益与文献中的估计范围一致。考虑大量的贸易收益也考虑到离开联盟可能意味着其他成本。目标是根据货币联盟的收益数量检查哪种政策有效。本文有三个主要发现:首先,我展示了中央银行如何通过遵循一项利率规则来防止货币联盟解体,该规则更加重视稳定否则会退出联盟的危机国家。其次,我强调,单靠利率政策在国家之间重新分配方面是一种糟糕的工具,因为它取决于商业周期的同步性。此外,通过利率进行补偿是扭曲的。因此——这导致了第三个结果——中央银行本身只能维持联盟一段时间,但如果出现一系列足够大的不对称冲击,联盟最终将崩溃。我展示了财政转移如何在实验中在那些单靠利率设定无法维持联盟的情况下维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