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业是一个由全球主要经济大国主导的高科技领域,但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对该领域进行了投资,以在当地产生技术和生产能力(Dennerley,2016)。进行这些投资的动机包括一些短期动机——例如,满足当地对卫星服务的需求和开发使用这些服务所需的知识——也包括一些长期动机——例如改善基础设施和创造工业和创新能力(Wood & Weigel,2011)。近年来,新技术的出现为太空领域传统较薄弱的国家进入太空提供了便利。一个例子就是小型低轨道卫星,它的建造是航天领域技术发展的第一步(Wekerle 等人,2017 年)。
在新兴的多极秩序中定义拉丁美洲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增加将是一个复杂的挑战。长期以来,整个地区被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优势所掩盖。拉丁美洲的概念是土著文化和进口文化的种族,历史和语言实体的融合,也不容易定义。这里只会看西半球,始于墨西哥,结束于蒂拉·德尔·富戈(Tierra del Fuego),这本身就是两个国家共享的地理实体。这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参与者所占据的空间,包括大型和新兴的经济大国,稳定和失败的国家,微国家和多样化的政治制度。其中一些渴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根本的作用,而另一些人则几乎没有或需要积极的外交政策,而超出了与邻居关系的日常关系。
大多数专家将国际政治经济学 (IPE) 的诞生追溯到 1970 年,当时英国学者苏珊·斯特兰奇发表了一篇题为“国际经济学与国际关系:相互忽视的案例” (Strange, 1970) 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斯特兰奇批评了大多数大学的国际关系课程不足以理解国际经济学中正在发生的变化,反之亦然。IPE 领域于 20 世纪 70 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出现,随后在世界其他地区兴起。那为什么呢?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多种国际因素促成了 IPE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美国的衰落(至少相对而言)加上德国和日本等新兴经济大国的崛起,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美国实力或霸权衰落的争论。战后时期,前欧洲殖民地掀起了一股独立浪潮。
(2014 年 7 月 1 日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及内阁批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依据日本国宪法,始终不渝地走着和平国家的道路。日本坚持专防卫政策、不成为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的军事大国、遵守无核三原则等基本方针,通过国民的不懈努力,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建立了稳定而富足的生活。作为和平国家,日本还遵守联合国宪章,与国际社会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并积极为其活动做出贡献。日本作为和平国家所走的道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和尊重,日本必须继续采取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这一地位。日本宪法生效 67 年来,日本周边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且仍在不断演变,日本面临着复杂而重大的国家安全挑战。联合国宪章中宣称的所谓正式“联合国军”理想目前尚无实现的前景。而且,即使只考虑冷战结束以来的四分之一个世纪,日本的安全环境也仍然难以保障。
截至目前,核电和水电占全球低碳发电量的四分之三。自核电诞生以来的 60 年里,核电的使用已减少了 600 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毫无疑问,核电可以在电力行业脱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这一点从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以及美国、俄罗斯和韩国等主要经济大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可以看出。同样明显的是,在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中,核电已进入逐渐衰退的阶段,新项目几乎没有新的投资,尽管世界迫切需要更多的低碳电力。尽管现有的反应堆及其相应的燃料循环技术使全球核电站的净装机容量达到约 400 GWe,但人们越来越担心,欧洲和北美预计的核电站关闭规模可能会抵消亚洲市场新增的产能。理论上,可再生能源可以填补核反应堆下线后留下的空白,但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风能和太阳能在全球脱碳方面的潜力受到材料、土地和经济限制的限制。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系统还需要巨大的能源储存能力,这将妨碍发展中国家能源供应的经济可持续性。考虑到发展核电的潜在好处,一些国家决心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新战略来扩大核电在其能源结构中的份额,旨在改善或彻底解决与经济、环境问题或不扩散核武器有关的当前问题。当今世界有许多国家正在寻求某种形式的核电发展。少数国家设想使用基于创新反应堆、燃料循环和废物管理技术的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战略来扩大或改造其核能系统。本文的重点是概述俄罗斯、中国、美国和印度目前正在应用的大规模核电发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