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编码,也称为超密集编码,是量子纠缠如何推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首批示例之一 [1]。量子纠缠目前被公认为量子通信和信息处理的重要资源 [2-5],它描述了经典领域之外的相关性,是实现许多方法的核心,包括量子隐形传态[6,7]、量子密码学[8-10]、玻色子采样[11,12]和随机电路采样[13,14]。密集编码协议允许双方在共享纠缠的帮助下传输在量子系统上编码的经典信息。通过使用二分纠缠态,可以在 ad 维系统中编码 2 log 2 d 比特的经典信息,从而克服了无辅助经典容量的上限 log 2 d。在理想条件下,密集编码方案利用 Alice 和 Bob 之间的无噪声量子信道。通过此量子信道,Alice 将二分纠缠态 σ AB 的部分 B 发送给 Bob。Bob 收到系统 B 后,系统 B 以概率 P x 服从泡利算子 U x 。通过无噪声量子信道的第二次使用,将编码系统发送回 Alice。在输出端,Alice 对 A 和 B 实施联合量子测量以检索经典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容量 C ( σ AB ) 为 [ 15 , 16 ]
使用升级的H.265编码技术,Dahua Lite系列网络相机具有有效的视频编码容量,可节省带宽和存储空间。该相机采用最新的星光技术,并在低照明条件下显示出更好的颜色图像。它支持SD卡存储,防尘功能,防水功能和防破坏功能功能,符合IP67和IK10的标准(在某些精选型号的支持下)。
我们研究了外部磁场下双自旋模型中的热超密集编码。详细介绍了它对磁场、自旋压缩强度和温度的依赖性。我们现在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如何在磁场、自旋压缩强度和温度存在的情况下提高热超密集编码容量。结果表明,通过设置输入量子关联的值,密集编码趋于有效值。我们进行这项研究的最重要动机是检查超量子不和谐 (SQD) 的热性质与密集编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们通道上 SQD 的热性质使我们能够确定系统何时以及在什么条件下适合有效的密集编码。我们的建议可能导致该方案对量子信息处理有效。
信托标记在移动机器人中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其姿势校准,上下文感知和导航。然而,现有的基准标记仅依赖于基于视觉的感知,而这种看法遭受了遮挡,能量开销和隐私泄漏等限制。我们提出了北极星,这是第一个基于新颖的,全堆栈的磁性传感的无视力标记系统。北极星即使在NLOS方案中也可以实现可靠,准确的姿势估计和上下文感知。其核心设计包括:(1)一种新型的数字调制方案,磁取向迁移键合(MOSK),可以编码关键信息,例如航路点和使用Passive Magnets的坐标; (2)一个强大而轻巧的磁传感框架,用于解码和定位磁性标签。我们的设计还为北极星提供了三个关键特征:足够的编码容量,可靠的检测准确性和低能消耗。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北极星的端到端系统,并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了广泛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北极星以达到高达0.58 mm和1°的姿势估计,功率消耗仅为25.08 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