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DOC)是目前尚无公认治疗方法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DO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涉及多种难以区分的疾病类型,误诊率高,预后不良。大多数治疗方法仍有待未来明确,以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指导临床。神经调节技术旨在更直接地调节神经回路以促进觉醒。目前,已证实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作为一种治疗工具的潜力值得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下探索,就像先前提出的侵入式VNS一样,其中刺激迷走神经改变与意识相关的大脑区域的手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taVNS和DOC的文献,以更好地了解taVNS作为一种对单个受试者具有敏感性和/或特异性的非侵入性神经调节方法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摘要 与狗和猫不同,人类在将注意力集中在新颖、突出或与任务相关的刺激上时不会将耳朵指向前方。然而,人类可能保留了退化的耳廓定向系统,该系统作为大脑中的“神经化石”存在了大约 2500 万年。与这一假设一致,我们证明了听觉注意力的方向反映在退化耳廓运动系统内肌肉的持续电活动中。表面肌电图 (EMG) 取自移动耳廓或改变其形状的肌肉。为了评估反射性、刺激驱动的注意力,我们在四个不同的侧面位置呈现来自扬声器的新声音,同时参与者默默阅读他们面前的无聊文本。为了测试自愿的、目标导向的注意力,我们指示参与者听其中一个扬声器发出的短篇故事,同时忽略另一侧相应扬声器发出的竞争故事。在这两个实验中,EMG 记录都显示,在关注刺激的一侧的耳朵上活动较大,但模式略有不同。向上运动(竖起)仅在自愿定向时根据侧向注意力焦点而有所不同;耳廓上侧边缘向后折叠仅在反射定向时表现出这种差异。人类存在耳廓定向系统,并且可以通过实验获得,这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