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 223 静力学** 无等效课程 3 AE 227 工程数字计算 无等效课程 3 AE 324 大气飞行基础** 无等效课程 3 AE 333 材料力学** 无等效课程 3 AE 373 动力学** 无等效课程 3 AE 415 空间动力学简介 无等效课程 3 仅限秋季。AE 424 空气动力学 I 无等效课程 3 AE 502 航空推进 I 无等效课程 3 仅限春季。AE 512 航空航天方法练习 无等效课程 3 AE 514 飞行动力学与控制 无等效课程 3 仅限春季。AE 524 空气动力学 II 无等效课程 3 AE 525 飞行结构 I 无等效课程 3 仅限秋季。AE 528 航空航天设计 I 无等效课程 3 仅限秋季。 AE 607 飞行控制系统 无同等课程 3 仅限秋季。AE 625 飞行结构 II 无同等课程 3 仅限春季。AE 628 航空设计 II 无同等课程 3 仅限春季。技术选修课 - 所有课程必须为 AE 课程且来自已批准的列表。12
2003 年协和式飞机的停飞也意味着超音速商业运输的终结。然而,各种公司和初创公司(如 Aerion Corporation 和 Boom Technology)以及研究机构(如 NASA)仍然相信超音速商业运输的概念,并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开发飞机和技术,试图使其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为了使超音速商业运输可行,研究重点必须放在通过大幅提高燃油效率、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降低产生的噪音(无论是在机场附近还是在超音速时)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作为 2016/17 年 NASA/DLR 联合航空设计挑战赛的一部分,一个学生团队将提交一架概念飞机设计,该飞机将于 2025 年投入使用,并能满足如此严格的标准。这项任务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首先对现有技术和可用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考虑可能任务的经济性。然后对机身、机舱和机翼设计方面的适当飞机配置进行研究,然后进行彻底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和分析。最后介绍了飞机的性能及其与适当参考飞机的比较。整个设计基于标准
罗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航空航天工程学术机构之一。它成立于 1926 年,最初名为航空工程学院,旨在推动航空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自那时起,学院就一直坚持多学科方法,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事实上,除了标准的技术科目外,学习计划很快还包括航空生物学和医学;此外,密集的实验室活动不断导致教学、研究和技术进步之间的紧密联系。学院成立后不久,其教职员工就可以使用位于罗马附近圭多尼亚的大型实验室,在那里他们在航空设计、水上飞机开发和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学院的活动开始主要集中在航天学上,1963 年学院更名为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学院的教授和技术人员设计和制造了圣马可系列卫星。由于该系列的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意大利于 1964 年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自己的卫星送入轨道的国家。1962 年,学院在肯尼亚马林迪附近建立了一个发射平台,该平台一直使用到 1988 年,从未发生过发射失败。1997 年,学院启动了一项名为 UniSat 的教育计划,让学生设计和制造卫星;每两年,每颗 UniSat 卫星都会由俄罗斯-乌克兰火箭 Dnepr 发射到太空,这与学院提供的学习计划的长度相对应。得益于 UniSat 系列以及学院后来制造的其他卫星,例如 Edusat、Lares 和 TigriSat,学院在过去十五年中向太空发射了八颗卫星,并已成为全球航天领域的旗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