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造开始前,应提交显示结构主要部件、相关管道和设备的尺寸、布置和细节的图纸,以供审查和批准。这些图纸应清楚地标明尺寸、接头细节和焊接或其他连接方法。一般而言,图纸应包括以下内容(如适用)。(1) 总体布置 (2) 水密隔间布置图,包括水密和风雨密封闭装置的位置、类型和布置 (3) 结构布置,显示船壳板、框架、舱壁、平板、主构件和支撑构件、接头细节(如适用) (4) 水密门和舱口细节 (5) 焊接细节和程序 (6) 腐蚀控制装置 (7) 永久压载物的类型、位置和数量(如果有) (8) 舱底、测深和通风装置 (9) 危险区域 (10) 电气系统单线图 (11) 消防安全设备的位置 (12) 系泊布置 (13) 系泊组件,包括锚腿、相关硬件、缆绳和缆绳负载挠度特性 (14) 系泊组件、工业设备等的基础显示船体结构附件 (15)锚固系统显示锚的大小、桩的承载能力、桩的尺寸和 ca-
建造前,应提交图纸审查并批准每个 SPM 的结构、相关管道和设备的主要部件的尺寸、布置和细节。这些图纸应清楚地标明尺寸、接头细节和焊接或其他连接方法。一般而言,图纸应包括以下内容(如适用)。 (1) 总体布置 (2) 水密分隔布置图,包括水密和风雨密封闭装置的位置、类型和布置 (3) 结构布置,显示船壳板、骨架、舱壁、平板、主要构件和支撑构件、接头细节(如适用) (4) 水密门和舱口细节 (5) 焊接细节和程序 (6) 腐蚀控制装置 (7) 永久压载物的类型、位置和数量(如有) (8) 舱底、测深和通风装置 (9) 危险区域 (10) 电气系统单线图 (11) 消防设备位置 (12) 系泊布置 (13) 系泊组件,包括锚腿、相关硬件、缆绳和缆绳负载挠度特性 (14) 系泊组件、工业设备等的基础,显示与船体结构的附件 (15) 锚泊系统,显示锚的尺寸、桩的抓力、桩的尺寸,并
15.补充说明由船舶结构委员会赞助。由其成员机构共同资助。16.摘要 报告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船体结构概念,并研究了其应用于大型海军舰艇建造的可行性。在这个概念中,船壳和甲板由混合钢复合板组成。面板由浅弯曲钢膜组成,复合材料填充膜的凹面。对面板的几种变体进行的 FE 分析表明,在折痕面板中添加复合材料可提高屈曲能力;但为了获得明显的改善,需要高性能复合材料。折痕面板会显著改变其行为。抗弯强度低于平板板,但如果外壳厚度大幅减少,抗弯强度仍保持相对恒定,而传统平板板的抗弯强度会随着板厚的减少而急剧下降。报告的结论是,所提出的混合船体概念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由于需要先进材料,可能导致船体成本非常高。17.关键词 18.分发声明 分发不受限制,可从以下地址获得:国家技术信息服务斯普林菲尔德,弗吉尼亚州 22161 (703) 487-4650
表1 日本海事协会结构强度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时间 修订内容 1921 颁布《钢质船舶检验建造规范》第一版。 1949 日本海事协会(二战后由帝国海事协会更名)首次颁布《钢质船舶检验建造规范》。 1959 引入考虑砰击载荷的要求。 1961 引入基于理论公式的船壳板要求。 1963 引入桁架腹板的屈曲强度要求。 1972 引入基于长期预测的纵向弯矩。 1973 增设第31章“散货船”。(引入等效板格结构评估) 1974 将结构要求重新组织到《钢质船舶检验建造规范》C部分。引入基于直接强度计算的强度评估方法。 1980 使用基于长期预测的波浪压力进行大量修订。 1983 创建新的第 32 章“集装箱船”。 1987 部分纳入 UR S11(总纵强度)。 1989 引入组合载荷下的屈曲要求。 1993 创建新的第 29A 章“双壳油船”。 (引入纵向加强筋的疲劳强度要求) 1999 引入散货船安全相关要求。 (引入进水等情况下的强度要求) 2001 发布《油船结构指南》。 (引入净尺寸评估、等效设计波法、梁疲劳强度评估、极限船体梁强度评估) 2006 创建新的 CSR-B 和 CSR-T 部分。 2016 创建新的 CSR-B&T 部分。大幅修订集装箱船的要求。(引入考虑摇晃载荷的要求)
表1 NK结构强度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时间 修订内容 1921 颁布《钢质船舶检验建造规范》第一版。1949 日本海事协会(二战后由帝国海事协会更名)首次颁布《钢质船舶检验建造规范》。1959 引入考虑砰击载荷的要求。1961 引入基于理论公式的船壳板要求。1963 引入桁材腹板的屈曲强度要求。1972 引入基于长期预测的纵向弯矩。1973 创建新的第31章“散货船”。 (引入等效板格结构评估) 1974 将结构要求重新组织到《钢质船舶检验和建造规则》的 C 部分。引入基于直接强度计算的强度评估方法。1980 使用基于长期预测的波浪压力进行大量修订。1983 创建新的第 32 章“集装箱船”。 1987 部分纳入 UR S11(纵向强度)。1989 引入组合载荷下的屈曲要求。1993 创建新的第 29A 章“双壳油船”。 (引入纵向加强筋的疲劳强度要求) 1999 引入散货船安全相关要求。(引入洪水等情况下的强度要求)2001 年发布《油轮结构指南》。(引入净尺寸评估、等效设计波方法、梁的疲劳强度评估、极限船体梁强度评估) 2006 年创建新的 CSR-B 和 CSR-T 部分。 2016 年创建新的 CSR-B&T 部分。大幅修订集装箱船的要求。(引入考虑鞭打载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