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未来十年,国际特赦组织将不得不在一个动荡、不确定和日益复杂的世界中捍卫人权。挑战既有实质性的,也有规模性的:有些挑战对人类而言是生死攸关的。气候变化已经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对世界各地最弱势的人群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危及他们获得水、土地和食物的机会,并威胁到整个社区和文化的生存。数字和生物技术为人类活动的许多领域开辟了巨大的可能性,但也被用来颠覆公民自由和政治自由,破坏民主。全球化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也产生了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更广泛、更根深蒂固的不平等,而新冠肺炎疫情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等。有史以来最大的年轻人一代集中在相对贫困普遍存在的全球南方,而远富裕的全球北方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老龄化。国家的强人领导助长了歧视和偏见,妖魔化少数群体并分裂了人口。 独裁做法
用电子氢替代部分化石燃料氢。这种电子氢生产的规模不一定小,因为传统的哈伯-博世合成工厂非常大。如今,工业氨生产厂平均日产氨 500-1,500 公吨 (MTPD),最大的工厂日产氨超过 3,500 公吨。以氨的大规模性为例,假设容量系数为 50%,用电子氢替代仅 200 MPTD 的产量就需要 150-200 MW 的可再生电力资源和类似规模的电解。2下一步,将利用大量可再生能源建造新的电子氨工厂。完全电子氨生产的一个挑战是需要工艺灵活性来管理可变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如今,哈伯-博世工厂基于化石燃料原料针对连续运行进行了优化,因此运行灵活性有限。灵活操作的风险包括热循环导致催化剂和设备寿命缩短以及生产效率降低。目前可以实施的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大型储氢缓冲器来管理不灵活的哈伯-博施工艺中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原料。采用这种设计,哈伯-博施工艺将始终有恒定的原料。更好、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是优化哈伯-博施工艺,使产量根据可再生能源投入而变化。这种调节能力可能通过各种工厂设计和操作技术来实现。最后,电子氨合成的新技术,如低压、低温或电化学合成,仍处于实验室规模的研究阶段。近期的电子氨生产设施可能会使用哈伯-博施合成和某种形式的灵活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