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十年的军事统治,尼日利亚自 1999 年以来一直是多党共和国。自 1999 年过渡以来,治理在许多方面都有所改善,但对政治对手和记者的镇压、腐败和安全部队滥用职权的现象仍然存在。2015 年,尼日利亚经历了政党之间的首次选举权力移交,总统穆罕默杜·布哈里当选。布哈里在 2019 年的民意调查中赢得连任,但民意调查显示投票率低、暴力事件频发,并有普遍的贿选指控,因此引发了观察人士对尼日利亚民主轨迹的担忧。下一届大选将于 2023 年举行。在尼日利亚的多党时代,主要政党经常在地区基础上轮换公职候选人,包括总统候选人——这是尼日利亚联邦制的几种民族地区权力分享安排之一。
16 Mustapha, Nazar。2014 年。“腐败对人均 GDP 的影响。”《东欧与中亚研究杂志》。迪拉德大学,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州 17 Gutiérrez-Romero, Roxana。2014 年。“对非法选举行为的使用以及政治暴力和贿选的影响的调查。”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18 Treisman, Daniel。2000 年。“腐败的原因:一项跨国研究。”《公共经济学杂志》。加利福尼亚大学政治学系,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 19 Weber, Max。1905 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Allen and Unwin。苏黎世,CH 20 North, Charles M.、Wafa Hakim Orman 和 Carl R. Gwin。2013 年。“宗教、腐败与法治。” 《货币、信用与银行杂志》。21 Potrafke,Arye L. Hillman 和 Niklas。2016 年。“经济自由与宗教:一项实证调查。”慕尼黑:CESifo 工作论文系列 6017。
1. 人权和民主状况概述:根据 2020 年 6 月 5 日达成的跨党派协议,根据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民主制度和人权办公室 (OSCE/ODIHR) 的建议,于 2021 年 4 月 25 日举行了大选,并进行了广泛的选举改革。最终评估发现,选举总体上组织良好。新选举管理机构赢得了大多数利益相关方的信任。人们仍然担心滥用公共资源或官方职能、贿选指控以及泄露涉及公民政治偏好的敏感个人数据。这些案件正在调查中。在欧盟改革方面,议会通过了多项重要立法,尽管面临应对 COVID-19 疫情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挑战,但政府仍将重点放在该国加入欧盟所需的改革上。在新一届议会中,多数派和反对派需要改善政治对话,并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一步推进欧盟改革议程和入盟谈判。在实施为民间社会创造有利环境的路线图方面取得了有限的进展。尽管如此,阿尔巴尼亚民间社会已经能够为受其影响最脆弱的人们提供支持和服务
我正在申请 XXX 大学 XXX 的博士学位,以继续我的比较政治经济学学术兴趣。具体来说,我的第一个兴趣是腐败和良好治理的政治经济学。我对这个领域的兴趣是通过我的研究生课程和研究巩固起来的。我的第二个研究兴趣是不平等和贫困的政治经济学,这源于我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对于这两个兴趣,我都努力发展新的论点,并用创新的经验方法来检验它们,以我在几所大学接受的扎实方法论培训为基础。我目前的理论和实证出发点来自中国的案例,而我计划推广到其他威权国家和发展中民主国家。我还希望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广泛的比较政治经济学领域发现新的课题。在 XXX 大学的 XXX 项目中,我的研究重点是腐败和良好治理的政治经济学的两个问题。首先,腐败如何影响政治参与,腐败通过什么机制产生影响?传统观点认为,腐败会降低主观政治效能,从而削弱政治参与。利用分层广义线性模型和中介分析,我的实证研究基于 XXX 数据集,通过分解机制,表明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关系。首先,公民对腐败的感知和经验降低了选举投票率。其次,这种负相关受到对选举和民主的低政治信任的调节。第三,选举腐败活动增加了投票率,可以说是通过贿选实现的。总之,虽然腐败可以直接“买”选票,但它可能会通过降低对选举和政权的政治信任来破坏整体投票。我的研究结果有望揭示腐败对威权政权选举的双重影响。我计划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进一步发展这条研究方向。首先,我建议通过比较 XXX 数据集和 XXX 数据来确定腐败对威权中国投票率的因果影响。具体来说,我将利用中国正在进行的反腐运动,研究如何通过消除贿选来减少腐败,从而降低投票率。我还计划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来补充定量数据分析。鉴于中国腐败和投票的定性证据很少,我计划在中国农村进行实地调查,以评估腐败如何对投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除了选举之外,研究腐败对请愿和抗议的影响也将有助于政治参与的研究。最后,我计划将我对腐败双重影响的研究推广到其他威权政体和发展中民主国家。例如,巴西和印度的反腐败改革可以为检验我的论点提供肥沃的土壤。由于经常举行竞争性选举,这些国家的证据可以帮助我建立一个可比较的跨国腐败和参与理论。为什么政府要努力减少腐败?在我的第二个研究问题中,我问法治 (RoL) 如何影响投资,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因当地情况而异。传统观点认为,法治对投资具有一致的积极影响。基于 Hainmueller 等人 (2019) 开发的前沿交互效应分析,我在中国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市级法治对外国直接投资 (FDI) 具有条件性影响:对于快速增长的地区,法治促进 FDI,反之亦然。因此,法治对 FDI 的影响因经济条件不同的市级而异。增长缓慢的城市更有可能因法律法规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改革而遭受损失,而不是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