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 年,飞艇作为第一架飞越大西洋的飞机在航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飞艇令人印象深刻,许多海军飞行员都极力主张采用它作为将空中力量带到海上的主要手段。其他人仍然认为飞机应该从舰队的战舰上起飞,而轻于空气的爱好者则指出飞艇在战争中的成功并敦促发展这种专业。这些主张的逻辑和这类航空类型的实用性并没有被忽视。20 世纪 20 年代,每个领域都有所发展。但即使战争结束了,支持航空母舰的情绪仍在高涨。1919 年,海军决定将一艘运煤船改装为航母。这个决定代表了一个温和的开端,它将在未来几年吸引众多船舶制造商、飞机设计师和海军战术家的关注。
的排水量不得超过 27,000 吨(也不能携带任何大于八英寸的火炮)。条约签订时,发明了全航空战舰的英国已经服役 5 艘航空母舰,另有两艘正在建造中。除第一艘外,其他所有航空母舰的排水量都在 26,000 至 29,000 吨之间,这显然是条约对单艘舰船设限的原因。相比之下,美国尚未服役其第一艘航空母舰兰利号 (CV 1),该航母是一艘改装的运煤船,满载时排水量约为 14,000 吨。日本正在建造其第一艘航空母舰——世界上第一艘从龙骨开始建造而非改装的专用航母——日本海军凤翔号,排水量略低于 10,000 吨。 5 考虑到皇家海军的优势,条约会议宣布兰利号和凤翔号为“实验性”舰艇,因此不计入吨位限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