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役部队每周都会执行飞行任务,间接支援空军和陆军指挥部,运送货物或人员穿越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地区。尽管这些货物运输飞行不是战术任务,但机组人员要完成高达其年度熟练程度训练的 30%。除此之外,还要为陆军、陆军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执行实际的空投任务。空投行动在陆军伞兵训练中心持续进行。每年每周至少有三名机组人员被派往这些中心,而且预计数量会有所增加。战术空运预备役部队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持续应对自然灾害。遭受洪水和飓风袭击的社区已从满载应急装备和物资的 C-119 运输机上获得了首批援助。
“零事故是作战能力的指标”是我们的四项安全原则之一。有人可能会问,作战能力和零事故是如何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安全措施往往限制了我们的训练或行动。虽然安全措施可能并不总是最有效的做事方式,但安全措施是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和概率,从而保护我们最宝贵的资产:我们的人员和设备。此外,当发生事故时,作战发展将不得不以更慢的速度进行,训练的复杂性也必须降低,因为要实施更严格的规则并要求更高的监督。通过实现零事故,事故造成的干扰被最小化,这使得新加坡空军能够以更高的能力运作。这反过来也会让我们的人员有信心发挥出最佳水平并突破作战界限,否则当事故发生时,这些界限就会被削弱。最后,在和平时期没有任何事故或事件的训练也展示了我们飞行员的纪律性和专业精神,这将反映出我们战时的作战能力。在本期《FOCUS》中,来自 121 中队的 Tessar Goh 中尉分享了该中队如何实现 50 年的安全且成功的运输飞行行动。这一成就确实值得称赞,我希望看到每个新加坡空军中队都实现这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