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 1 显示,当不使用地球方向参数 (EOP) 信息时,与巴黎天文台的一致性非常好 —— 均方根约为 26 微弧度,1 西格玛。为了获得这一结果,选择了 2009 年的数百个随机时期,并获取并比较了 USNO 和 PO 变换矩阵。我们在巴黎天文台的同事怀疑差异是由于 PO 使用的软件对进动率有不同的结果,而 PO 正计划更新其软件。一旦获得这些变化和其他可能的信息,将重新进行比较。
摘要 — 自 2018 年 10 月 29 日发射以来,Diwata-2 已在轨运行三年。因此,其轨道配置的影响比早期阶段更加明显。本文研究了轨道漂移对影响卫星运行的当前问题(如卫星通信和图像质量)的影响。通过五次模拟,包括确定可接受的通行极限、菲律宾上空的顶点事件、通行时间的变化以及卫星时间分辨率的变化,发现卫星通行时间与发射时的设计时间相差了一个多小时。其节点进动率增加,导致通行时间推迟。卫星的时间分辨率也从 31 天变为 11 天,但代价是覆盖面积减少。使用历史双线元素 (TLE) 数据,还模拟了未来的通行。结果发现,目前存在天底指向盲区问题,覆盖了菲律宾整个面积的 58%。还进行了两项预测,以确定卫星何时在当地时间下午 3 点通过。第一种是使用卫星中天事件的线性回归,第二种是使用卫星的历史 TLE。两种预测都一致认为该事件将在 2023 年 8 月发生。因此,在此限制之后,大部分通过都不适合获取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