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密钥分发(QKD)协议,即基于伪随机基纠缠光子的 QKD(PRB-EPQKD)协议。最新协议主要关注三个属性,包括协议的安全性、安全密钥大小和合法通信用户(Alice 和 Bob)之间的最大通信距离。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首先考虑一个位于低地球轨道(LEO)型卫星上的自发参数向下(SPDC)光子源,该光子源能够产生并向 Alice 和 Bob 分发纠缠光子对。其次,我们假设 Alice 和 Bob 的光子状态测量基是通过伪随机数生成器(PRNG)相同生成的,即量子逻辑映射(QLM)。最后,我们还假设除了光子状态之外,Alice 和 Bob 还故意在每个脉冲上共享一组强度随机的诱饵状态,目的是检测窃听者(Eve)的存在。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利用 Gottesman-Lo- Lutkenhaus-Preskill (GLLP) 公式评估了两种不同实现(即基于非诱饵状态和无限主动诱饵状态的 QKD)的安全密钥速率上限。与现有协议相比,安全密钥大小和通信距离都有显著改善,因为我们意识到在日光、下行卫星条件、精心选择的光源和良好的晶体特性下,最大通信距离可达 70000 公里。此外,使用组合的 I 型和 II 型 SPDC 光子源作为我们的纠缠光子对发生器,显著提高了光子平均数,使我们的协议对光子数分割攻击和衰减引起的大气传播更具鲁棒性。此外,该协议与现有协议相比更加安全,因为任何窃听者必须同时破解用作 PRNG 的混沌系统和 QKD 系统,才能获得有关 Alice 和 Bob 使用的测量基的任何有用信息,从而获得安全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