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而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发病率约占乳腺癌总数的15%~20%。1以阿霉素(DOX)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是TNBC化疗不可缺少的核心药物,可用于早期TNBC的治疗。2但DOX的耐药问题不容忽视,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积极寻找一种高效、低毒、靶向广的肿瘤耐药逆转剂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点靶点。黄芪是一种历史悠久、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草药,常被用作免疫调节剂,以改善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黄芪苷IV(AS-IV)是黄芪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皂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3
摘要:研制了一种新型混合纳米胶束,即载阿霉素 (Dox) 的 Pluronic P123/聚乙二醇 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纳米胶束混合胶束 (P123-PEG2000-DSPE (Dox)),以研究纳米制剂对乳腺癌 (BC) 多药耐药 (MDR) 的逆转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纳米制剂对 BC 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制备了 P123-PEG2000-DSPE (Dox) 混合胶束,然后通过动态光散射法、药物释放曲线和抗肿瘤活性(包括动态光散射法、MTT、免疫荧光、Western blot 和 Annexin V-PI)对 BC MCR-7 细胞和 BC 耐药细胞系 MCF-7R 进行表征。 P123-PEG2000-DSPE(Dox)通过抑制MDR1和p-gp的表达、减少药物外排、增加细胞内吞作用,逆转细胞耐药性,且效果优于PEG2000DSPE(Dox)。此外,对于载药组,P123-PEG2000-DSPE(Dox)的细胞毒性优于PEG2000-DSPE(Dox)和Dox。空药物载体PEG2000-DSPE和P123-PEG2000-DSPE没有细胞毒性。这些结果表明P123-PEG2000-DSPE(Dox)胶束可以有效逆转BC细胞的耐药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
近年来,通过氢键、疏水作用、π-π作用及静电作用等构建了亲水聚合物水凝胶,由于其良好的弹性、生物黏附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杨建军研究组设计了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紫杉醇水凝胶,将叶酸作为靶向基团引入凝胶体系,通过均匀的纳米球交织构成三维网络,得到小分子水凝胶,该水凝胶中紫杉醇的载药量可达49.4%,高于许多药物递送系统的包封量。徐建军研究组利用过表达酯酶的宫颈癌细胞,合成了受酯酶影响的多肽分子。这些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并自组装成纳米纤维,然后纳米纤维相互缠绕形成水凝胶,导致宫颈癌细胞死亡。8然而,以两亲性小分子为代表的这些水凝胶不可避免地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形成凝胶,这限制了它们作为大分子药物(蛋白质、基因等)的载体的应用。环糊精(CD)是一种大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它因与有机和生物基质的特定结合而备受关注。由CD构建的超分子水凝胶已广泛应用于环境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