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瑞典和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当收入水平约为 14,000 美元(以 1990 年美元计算)时,制造业就业份额达到顶峰。印度和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似乎在收入水平为 700 美元时就已达到制造业就业份额的峰值。
睡眠期间,大脑继续对环境刺激做出选择性反应。然而,这种反应的功能作用,以及它们是否反映了信息处理或感觉抑制,尚不完全清楚。在这里,我们向 17 位人类睡眠者(14 位女性)展示了他们自己的名字和两个陌生的名字,这些名字由熟悉的声音(FV)或陌生的声音(UFV)说出,同时在整晚的睡眠期间记录多导睡眠图。我们检测 K 复合体、睡眠纺锤波和微觉醒,并评估事件相关和频率反应以及对非快速眼动 (NREM) 睡眠期间呈现的不同刺激的试验间相位同步。我们表明,UFV 比 FV 引发更多的 K 复合体和微觉醒。当两种刺激都引起 K 复合波时,我们观察到更大的诱发电位、δ 波段(1 – 4 Hz)大脑反应更精确的时间锁定以及对 UFV 而非 FV 的高频(>16 Hz)范围的活动。至关重要的是,当听觉刺激不引起 K 复合波时,这些大脑反应差异会完全消失。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大脑对听觉刺激的反应因与睡眠者的相关性而存在差异,并提出 K 复合波在睡眠期间调节感觉处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我们认为,这种对外部感官信息内容特定的动态反应使大脑进入哨兵处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大脑参与睡眠期间正在进行的重要内部过程,同时仍保持处理重要外部感官信息的能力。
智能空间技术已进入主流家居市场。目前,大多数用户都与他们(或熟人)设置并熟悉的智能家居进行交互。然而,随着这些技术传播到商业或公共环境,用户将需要频繁与不熟悉的智能空间进行交互,他们不知道这些空间有哪些可用功能,而且系统维护人员也不会在场提供帮助。用户需要快速独立地 1) 发现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以及 2) 利用可用的功能。在解决这一可发现性问题之前,智能空间系统的广泛采用是不可能的。我们设计并评估了 ARticulate,这是一个界面,它允许用户与智能助手成功进行智能空间交互,同时学习有关陌生空间中整个设备集的可转移信息。我们使用类似 Snapchat 的上下文照片消息的方法,通过两项技术(增强现实和自动完成)增强,允许用户确定可用的功能,并在他们从未见过的智能空间中一次性实现他们的目标,这是现有界面所不支持的。轻松操作不熟悉的智能空间的能力提高了现有系统的可用性,并消除了实现普适计算愿景的重大障碍。
版权所有 © 2022 Ameen 等人。这是一篇开放获取的文章,根据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条款分发,允许在任何媒体中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对原始作品进行适当的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