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选择性育种而产生的优良品种对提高养殖生产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和建立几种印度尼西亚优良罗非鱼品种的基线遗传信息。对育种产生的四个优良尼罗罗非鱼种群进行了形态特征和遗传多样性观察,作为继续形成国家优良品种的重要基线数据。使用的四个尼罗罗非鱼品种是 Nilasa(日惹)、Sultanaa(苏加武眉)、Srikandi(苏卡曼迪)和 Larasati(克拉登)。测量的形态特征是体重 (BW)、头长 (HL)、体深 (BD)、体厚 (BT) 和标准长度 (SL)。以形态特征与标准长度、体面积 (BA) 和体体积 (BV) 的比率形式分析数据。使用的 DNA 分析是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引物为 OPA-01、OPA-05 和 OPA-16。观测参数包括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值,即等位基因多态性和杂合度值。品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用 Nei 遗传距离表示。品种对 BD/SL、BT/SL 和 HL/SL 比率值的影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但对 BW/SL、BA 和 BV 值的影响不显著。雄性和雌性个体之间的 BW/SL、BD/SL、BA 和 BV 参数也存在显著差异。尼拉罗非鱼的平均 BA 和 BV 值最大。杂合度值范围从尼拉罗非鱼的低(0.090)到拉拉萨蒂罗非鱼的中等(0.1227)。基因座多态性范围为 21.05% 至 34.21%。Nei 遗传距离值范围为 0.2658 至 0.4011。 Nilasa 和 Larasati 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杂合度值的波动与形态特征变异系数值的波动相似。Nilasa 和 Sultana 罗非鱼是建立优良罗非鱼种群的最佳候选者。关键词:衰退、多样性、应用、养殖、罗非鱼。介绍。罗非鱼是世界上第二大养殖鱼类,仅次于鲤鱼(Miao 等人,2020 年)。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水产养殖在许多国家稳步增长(El-Sayed 和 Fitzsimmons,2023 年),目前在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 140 多个国家开展(Zhang 等人,2020 年)。2023 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成为全球第二大罗非鱼生产国。然而,现在大部分产量都用于满足国内需求。在此期间,印度尼西亚以冷冻鱼片的形式出口了 4,700 吨罗非鱼(粮农组织,2023 年)。通货膨胀加剧、饲料成本上升和罗非鱼供应减少等预期因素可能会导致这种情况的恶化。此外,全球变暖的影响日益增大且不可否认,令人担忧,Khallaf 等人(2020 年)发现全球变暖会加速性成熟并降低生殖能力。
摘要:本文旨在评估尼日利亚阿夸伊博姆州主要湿地(Nwaniba、Ibaka、Ibeno 和 Itu)的对虾(Macrobrachium vollenhovenii)鱼片中的微生物含量、物种特征和组成。使用标准微生物程序确定对虾鱼片中的微生物含量、物种特征和组成。研究结果显示,总异养细菌计数范围从 Ibeno 样本的 2.10 x 104cfu/g 到 Itu 样本的 7.30 x 104cfu/g。Itu 样本还记录了总异养真菌计数的最高值(3.5 x 104cfu/g)。共分离出 8 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弗氏节杆菌和沙门氏菌)和 6 种真菌(热带念珠菌、黑曲霉、黄曲霉、土曲霉、粘毛霉和根霉)。细菌种类藤黄微球菌和弗氏节杆菌的出现频率为 100%,而真菌种类为热带念珠菌。这些湿地地区的虾样本中存在这些致病生物可能意味着对虾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尤其是当产品在食用前未煮熟或加工不当时。 DOI:https://dx.doi.org/10.4314/jasem.v27i11.37 开放获取政策:JASEM 发表的所有文章均为由 AJOL 提供支持的 PKP 下的开放获取文章。文章发表后立即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无需特殊许可即可重新使用 JASEM 发表的全部或部分文章,包括图版、图表和表格。版权政策:© 2023 作者。本文是一篇开放获取文章,根据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 (CC-BY-4.0) 许可的条款和条件分发。只要引用原始文章,即可重新使用文章的任何部分而无需许可。引用本文为:EFFIONG, M. U; ADEYEMI, AV (2023)。对尼日利亚阿夸伊博姆州主要湿地对虾(Macrobrachium vollenhovenii)鱼片的微生物负荷、物种特征和组成进行评估。 J. Appl. Sci. Environ. Manage. 27 (11) 2643-2649 日期:收到日期:2023 年 9 月 30 日;修订日期:2023 年 10 月 29 日;接受日期:2023 年 11 月 7 日 出版日期:2023 年 11 月 30 日 关键词:湿地、异养细菌计数、真菌计数、Macrobrachium vollenhovenii 世界各地海鲜中毒事件的不断增加凸显了微生物控制在渔业中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微生物风险评估已成为评估食品和水供应安全的新兴工具(Effiong 和 Christopher,2020 年)。据报道,对虾携带可导致海传播疾病的病原体(Iwamoto 等人,2010 年)。据报道,其中一些致病菌(弧菌属、沙门氏菌属、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可导致人类出现各种健康问题(Lipp 和 Rose,2011 年)。尽管虾具有健康和营养价值,但它极易腐烂,肠道中可能寄生大量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