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以任何标准衡量,跨境贸易和投资在过去三十年中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米尔纳和基欧汉在本书的导言中列出了工业经济体和新兴工业化国家 (NIC) 的代表性贸易统计数据。在最贫穷的国家中(世界银行将 43 个 1990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 610 美元的国家),商品出口在 1965 年至 1990 年间平均每年增长 5.2%(根据世界银行 1992 年数据计算:表 14)。米尔纳和基欧汉还指出,跨国资本流动增长更为迅速,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的十年间,工业化国家的跨国资本流动增长了大约五倍,发展中国家的跨国资本流动增长了一倍。国际交易的这种规模的增加——或者更准确地说,正如我们在下文中讨论的那样,这种流动所反映的外生性国际交换宽松——几乎影响了每个国家的国内政治。其中一些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贸易协定、共同市场、非关税壁垒、移民和投资方面的争议。其他影响不那么明显,但可能更为深远,包括广泛拒绝抑制国际竞争力的税收、监管和宏观经济政策。本章试图阐明经济一体化如何影响国内政治、政策和制度,方法是利用国际贸易理论来生成关于社会中重要群体偏好的可检验命题。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中,我们定义了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指我们所说的外生性国际交换宽松以及我们试图解释的政治结果。第三节论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