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培养同情心:人道教育如何改变年轻的心灵

迈向教育的未来,一种新颖的方法出现在教室的走廊里,动物的故事和生命的相互联系让年轻人的头脑更加富有同理心。这一变革之旅由纽约城市大学的 William Samuels 博士和 Nnenna Onuoha-Jackson 博士牵头,超越了传统[…]

来源:科学特色系列

迈向教育的未来,一种新颖的方法出现在教室的走廊里,动物的故事和生命的相互联系让年轻人的头脑更加富有同理心。这一变革之旅由纽约城市大学的 William Samuels 博士和 Nnenna Onuoha-Jackson 博士牵头,超越了传统教育的界限。他们的开创性工作是一个更宏伟愿景的一部分,即通过教育弥合文化鸿沟,培养全球善良和同情的精神。该计划与国际非营利组织 ACTAsia 合作,在中国东部城市的学校开展,标志着在理解同理心的通用语言方面迈出了重大一步,超越了地理和文化障碍。

在《国际教育研究开放期刊》上展示的开创性研究中,Drs.塞缪尔斯和奥诺哈-杰克逊揭示了 ACTAsia 的“关爱生命”计划对培养年轻学习者的同理心的重大影响。该计划植根于人道教育的精神,将生命相互联系的微妙线索编织到教育结构中,旨在培养对动物、人类同胞和环境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作为一项横跨各大洲的更广泛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繁华城市到北美的多样化景观,这项研究强调了全球对重新定义教育范式的承诺。

国际教育研究开放期刊

期刊参考

William Ellery Samuels、Nnenna Onuoha-Jackson,“学会关怀:校内人道教育计划可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同理心”,国际教育研究开放期刊,第 5 卷,2023 年,ISSN 2666-3740,DOI:https://doi.org/10.1016/j.ijedro.2023.100292

https://doi.org/10.1016/j.ijedro.2023.100292

关于作者

William Samuels 博士

您已成功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