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评论:过去的教训——克莱尔·陈纳德谈敏捷作战运用
随着空军转向敏捷作战运用,可以从克莱尔·陈纳德的飞虎队以及他们在二战期间在中国的作战方式中汲取经验教训。
来源:美国空军评论随着美国空军继续庆祝其成立 75 周年,我们回顾了我们共同的传统,以及空军人员如何利用过去的教训来塑造我们的未来。空军正在从二十年来专注于打击暴力极端分子转变为与同等对手进行战略竞争。
即使空军规模缩减至二战以来的最小规模,我们的国家、盟友和合作伙伴仍面临着一些最严峻的安全挑战。我们面临的对手拥有相似的能力、数量更多,并以压倒性的战区弹道导弹部队威胁我们的基地和盟友。作为回应,空军已经开发了敏捷的作战部署——轻型、敏捷、可定制的部队和支援包,可以机动以提高生存能力并产生对敌人的空中力量。
幸运的是,这一切都已经完成了。 1942 年,克莱尔·陈纳德的飞虎队在太平洋上与势不可挡的敌人对峙。战后,陈纳德的教训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并为未来敏捷作战部署指明了方向。
克莱尔·陈纳德 克莱尔·陈纳德1942 年初,盟军在世界各地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胜利。在太平洋,形势似乎尤为严峻。在陈纳德和飞虎队面对的对手是数量上占优势的部队,这些部队装备有飞行速度更快、出动能力更强的战斗机。由于缺乏备件或足够的维修设施,这支不到 300 人的美国小分队通常只有 30 架可用的战斗机,而敌方空军团总共有近 500 架飞机。
P-40 P-40创新且具备多种能力的飞行员
创新且具备多种能力的飞行员合作伙伴是敏捷的关键
合作伙伴是敏捷的关键高级培训
高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