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器重播:为什么反对觉醒主义?

在美国,“觉醒”一词陷入了一场分裂性的文化战争。为什么社会正义的理念没有被普遍接受?

来源:新闻解码器

2017 年,两本最重要的英语词典都添加了“woke”一词,它们的定义相似且明确。

牛津英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woke,形容词:最初:消息灵通、了解最新情况。现在主要指:警惕种族或社会歧视和不公正;经常保持清醒。”

woke stay woke

以下是美国韦氏词典对“woke”的解释:“意识到并积极关注重要事实和问题(尤其是种族和社会正义问题)。”

但即使在被认可为主流英语词汇的一部分之前,“觉醒”、“觉醒主义”或“觉醒”等术语就已成为美国长期文化战争的武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输出,迄今为止,它未能像出口清单上的其他项目那样获得普遍接受。

这份名单很长,涵盖范围很广,从爵士乐和摇滚乐到牛仔裤和好莱坞电影、电脑软件、巨无霸、可口可乐、芭比娃娃和唐老鸭。

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考恩说:“觉醒运动提出的一个问题,尽管很少被问到,那就是美国是否能够部署这种新的智力工具来输出美国的文化影响力。”

“觉醒”和“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

有理由怀疑这一点。英国政治哲学家约翰·格雷将觉醒主义描述为“一种独特的美国世界观。这就是为什么它只在深受美国文化战争影响的国家(如英国)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例如亚洲和伊斯兰社会以及欧洲大部分地区——觉醒运动都是边缘化的。”

将觉醒主义视为一场运动源于它与“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的密切联系,“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是一场草根抗议运动,源于 2013 年一名手无寸铁的美国黑人青少年被一名白人治安维持者杀害的事件。

美国的文化战争

其他国家的身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