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场核磁共振首次测量四极核

美因茨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在零场核磁共振波谱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基准测试树立了新标准......

来源:SciTechDaily

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 (NMR) 光谱法确定分子结构和核相互作用,采用传统的高场方法和创新的零场技术,简化了实验设置并扩展了可以分析的原子核类型。最近的进展使得使用零场 NMR 可以精确测量四极核成为可能,有望在从医学诊断到化学分析等应用领域取得重大改进。图片来源:Oleg Tretiak

美因茨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在零场核磁共振光谱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量子化学计算基准设定了新标准。

美因茨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在零场核磁共振光谱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量子化学计算基准设定了新标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特定分子的结构是什么?那么分子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研究人员经常求助于核磁共振(NMR)光谱来回答这些问题。NMR 利用强大的外部磁场来排列原子核的自旋。然后,这些排列整齐的自旋在线圈产生的振荡弱磁场的作用下旋转。

由此产生的电压变化可以转换为可测量的频率。基于此,研究人员可以识别分子结构,同时还可以揭示有关核自旋相互作用的某些信息。然而,这种类型的研究需要由大型设备产生的非常强的磁场,而这些设备本身很难安装和维护。同时,即使有如此精密的设备,分析四极核仍然很困难,而四极核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核类型。

简单但更精确的实验设置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