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都没有,也还不够:《巴黎协定》有效吗?

气候合作面临清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签署十年后,主要污染者在行动上犹豫不决,而世界正在迅速接近该协定规定的更安全的变暖极限。

来源:英国物理学家网首页
德国西部的 Garzweiler 露天褐煤矿。

气候合作面临清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签署十年后,主要污染者在行动上犹豫不决,而世界正在迅速接近该协定规定的更安全的变暖极限。

由于气候变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危险的极端情况,以共识和承诺为基础的联合国领导的体系面临着严峻的问题。

气候变化

到目前为止,气候外交做得足够了吗?它能否在全球联盟破裂和经济不确定的时代生存下来?

今年在巴西及其他地区举行的 COP30 联合国气候峰会面临的挑战是兑现已经做出的承诺并将其付诸行动。

相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第二次将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退出《巴黎协定》。

尽管 2023 年联合国气候协议将“摆脱”化石燃料,但美国和其他主要生产国仍计划开采更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欧盟错过了联合国提交气候计划的关键最后期限,而第一大污染国中国则低估了其目标。

前联合国气候负责人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 (Patricia Espinosa) 表示,缔约方会议峰会对于团结各国并让它们对自己的行动或不行动负责,仍然“绝对必要”。

“我认为没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如此大的威胁,”她最近在德国举行的气候谈判中告诉法新社。

她说,虽然不完美,但缔约方会议“为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提供了非常清晰的蓝图”。

'承认失败'

2015 年谈判达成的《巴黎协定》的核心内容是承诺将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远低于”2 摄氏度,最好是 1.5 摄氏度的安全水平。

图瓦卢气候部长马伊纳·塔利亚 (Maina Talia) 表示,对于面临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太平洋岛国等前线国家来说,1.5℃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生存”问题。

“但我们不必一直失败。”

'清除路径'

风力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