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中子星在坍缩成黑洞之前能达到多紧凑?
这种新的分析将来可用于测试量子色动力学的物理原理。
来源:Space.com: NASA,太空探索和天文新闻通过开发一种新的理论关系来描述中子星(超新星爆发后的大质量恒星的残余物)的致密程度,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在非常极端的条件下测试核物理特性的方法。
作为一颗大质量恒星的塌缩核心,中子星是一个很小但密度极高的物体,其体积却达到了太阳质量的三倍。模型预测中子星的直径大约有十几英里,但它们的确切半径一直不清楚。
大质量恒星 中子星 太阳的质量“测量中子星物质的特性确实非常困难,这是因为虽然我们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中子星的质量,但很难准确地测量它的半径,”法兰克福大学理论天体物理学教授卢西亚诺·雷佐拉 (Luciano Rezzolla) 告诉 Space.com。
雷佐拉和他的法兰克福同事克里斯蒂安·埃克 (Christian Ecker) 现在通过对中子星致密性的新研究使事情变得更加清晰。
难以确定中子星的半径有几个原因。一个障碍是所有已知的中子星都非常遥远,但主要挑战围绕着物理学家所说的状态方程。这描述了中子星内部的密度和压力,从中可以准确地得出半径和其他属性。
问题是,中子星内部的条件非常极端,以至于我们对核物理的理解达到了极限。一勺中子星物质的重量可达十亿吨。在巨大的压力下,原子被压碎,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合并,产生充满中子的物体。
中子 夸克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