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砂威胁着东南亚重要生态系统的未来

发表在《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密集的采砂活动正在使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面临崩溃的风险,并造成灾难性后果。

来源:英国物理学家网首页
柬埔寨金边湄公河采砂。图片来源:Andy Ball / 南安普顿大学

发表在《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密集的采砂活动正在使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面临崩溃的风险,并造成灾难性后果。

自然可持续性

柬埔寨巨大的洞里萨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圈保护区,是世界上生态最多样化的湖泊生态系统之一,是濒临灭绝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家园,拥有 885 个物种。它为近 200 万渔民提供生计,其鱼养活了数百万人。

但它的未来正处于危险之中,因为向湖中注入水的独特“逆流”强度逐年下降。

科学家现已最终确定,造成这种下降的原因是柬埔寨和越南湄公河的采砂活动。

挖矿

采砂是从河床提取沙子的做法,大部分用于建筑行业。

湄公河的采砂率迅速增加,每年清除的沙子超过 1 亿吨。

南安普顿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这项新研究的合著者史蒂夫·达比(Steve Darby)表示:“对于逆流强度为何不断下降,人们有很多猜测,气候变化以及中国和老挝在湄公河上游筑坝曾被认为是可能的原因。

气候变化

“我们的工作表明,虽然气候变化和筑坝是次要因素,但到目前为止,主要驱动因素是湄公河上猖獗的采砂活动造成的河床切割。”

柬埔寨湄公河河床水位下降引发河岸塌陷。图片来源:Andy Ball / 南安普顿大学

逆流系统

季风季节
洞里萨湖表面的农药光泽。图片来源:爱德华·贝洛米
越南 100,000 名订阅者 免费新闻通讯 每日或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