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勇夺2025世界机器人峰会恶劣环境无人机挑战赛亚军

工研院的无人机在一小时内完成了三项艰巨的任务,包括13公里的海上飞行进行灾害勘测和路线绘制、被困人员的位置和物资运送以及室内侦察。

来源:RoboticsTomorrow News

工研院的无人机在一小时内完成了三项艰巨的任务,包括13公里的海上飞行进行灾害勘测和路线绘制、被困人员的位置和物资运送以及室内侦察。

在世界机器人峰会的严酷环境无人机挑战赛(HEDC)中,评估无人机在灾后救援场景中的表现,工研院(ITRI)获得第二名,并首次参加就创造了HEDC历史上的两项新记录。

工研院的无人机在一小时内完成了三项艰巨的任务,包括13公里的海上飞行进行灾害勘测和路线绘制、被困人员的位置和物资运送以及室内侦察。尽管日本有严格的电信和飞行规定,但团队通过高效协作和及时的现场调整克服了这些限制。这些无人机展示了工研院优化电力推进、轻量化设计和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有效性,实现了对现实世界救援行动至关重要的耐用性和精度。

ITRI的表现创下了HEDC历史上的两个第一:到达无人机有史以来最远的救援点;将第一人称视角 (FPV) 无人机部署到建筑物中执行搜索任务。这些突破凸显了无人机卓越的续航能力和稳定性,它们在海上飞行时克服了强风和有限的通信带宽,精确到达指定的搜救目标。小型 FPV 无人机由母无人机空运到现场,通过在低延迟通信下穿越狭窄、充满碎片的环境,进一步扩大了任务范围。他们精确地进出建筑物3次,进行详细的室内侦察和幸存者识别,这是本次挑战赛中从未实现过的壮举。

关于工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