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形成

PDS 70 的新观测揭示了行星如何按顺序形成,影响原行星盘中的物质分布以创建新的行星。文章《行星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形成》首次出现在《科学探究者》上。

来源:Scientific Inquirer

对正在形成中的行星系统进行的新射电天文学观测表明,一旦第一批行星在中心恒星附近形成,这些行星可以帮助引导物质在更远的地方形成新的行星。这样,每颗行星都有助于形成下一颗行星,就像一排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每颗都会触发下一颗。

迄今为止,已发现 5000 多个行星系统。其中 1000 多个系统已确认拥有多颗行星。行星形成于年轻恒星周围被称为原行星盘的气体和尘埃云中。但像我们自己的太阳系这样的多行星系统的形成过程仍然知之甚少。

研究多行星系统形成的最佳例子是一颗名为 PDS 70 的年轻恒星,位于半人马座方向,距离我们 367 光年。这是唯一一个通过光学和红外观测确认原行星盘内存在已形成行星的天体(ESO 的 VLT (ESO) 捕捉到的首张新生行星确认图像)。之前使用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 (ALMA) 进行的无线电波观测发现了两颗已知行星轨道外的一圈尘埃颗粒。但这些观测无法看到环内的细节。

视频

视频

在这项研究中,由前博士生 Kiyoaki Doi 领导的国际团队进行了研究。日本国立天文台 (NAOJ)/高等研究院 SOKENDAI 的学生,目前是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对 PDS 70 周围的原行星盘进行了高分辨率观测。该团队再次使用了 ALMA,但以更长的无线电波波长进行观测。这是因为较长的波长更适合窥视原行星盘的尘埃云。

处理中...

成功!您已加入列表。

图片来源:ALMA (ESO/NAOJ/NRAO)、W. M. Keck 天文台、VLT (ESO)、K. Doi (MPI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