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猴子真的能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吗?
一项新研究得出结论,在这个宇宙中不可能。
来源:科学 | 纽约时报科学通常不容忍轻浮,但无限猴子定理却是个例外。它提出的问题完全是异想天开:无数只猴子,每只都有无限的时间在打字机上敲打(可能配备无限的纸张),最终能否纯属偶然地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
这个问题最早是在 1913 年由法国数学家、概率论先驱埃米尔·波雷尔在一篇论文中描述的。随着现代性开辟了新的科学前沿,该定理的方法也不断发展。如今,这个问题涉及计算机科学和天体物理学等学科。
计算机科学1979 年,《纽约时报》报道了一位耶鲁大学教授,他使用计算机程序试图证明这个“古老的假设”,并成功生成了“令人吃惊地清晰易懂,即使不是完全莎士比亚风格”的文本字符串。 2003 年,英国科学家将一台计算机放入佩恩顿动物园的猴笼中。据新闻报道,结果产生了“五页文字,主要都是字母 S”。2011 年,美国程序员 Jesse Anderson 进行了一次计算机模拟,结果好得多,尽管条件与耶鲁教授的情况一样,减少了偶然性。
报道 据新闻报道 结果好得多悉尼科技大学数学家 Stephen Woodcock 的一篇新论文表明,这些努力可能毫无意义:它得出结论,在宇宙消亡之前,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一定数量的假想灵长类动物忠实地复制《好奇的乔治》,更不用说《李尔王》了。别担心,科学家们认为我们还有 googol 年——10¹⁰⁰,即 1 后面跟着 100 个零——直到灯熄灭。但伍德科克博士表示,当灯熄灭时,打字猴子的进步不会比佩恩顿动物园的同类更大。
一篇新论文 水资源极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