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有效的选择平台可以发现新型赖氨酸靶向共价抑制剂
在一项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将基于活动的蛋白质分析(ABPP)数据与共价编码的化学库(CODEL)技术综合,并确定了具有多样的动作机制的结构新颖的赖氨酸靶向共价抑制剂。
来源:英国物理学家网首页在一项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将基于活动的蛋白质分析(ABPP)数据与共价编码的化学库(CODEL)技术综合,并确定了具有多样的动作机制的结构新颖的赖氨酸靶向共价抑制剂。
已发布 Angewandte Chemie国际版该团队由中国科学院的上海Materia Medica学院的Lu Xiaojie领导,与Fudan University的周卢和Zhejiang大学医学院的Sun Yi合作。
共价药物通过与特定的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从而实现靶蛋白的持续调节。与靶向半胱氨酸的策略相比,赖氨酸是一种替代的共价结合位点,可以规避在配体结合口袋中半胱氨酸稀缺性的限制,并扩大了可毒靶的景观。近年来,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促进了赖氨酸靶向共价抑制剂的发展。
共价债券代码技术正在迅速成为共价药物发现的关键平台。 Lu Xiaojie的团队与合作者一起应用了这项技术来发现蛋白质中新型半胱氨酸靶向的共价抑制剂,并制定了一种综合的ABPP代码策略来识别抗酪氨酸靶向的共价抑制剂。
但是,尚未建立一个专门为赖氨酸靶向抑制剂设计的系统代码选择平台。此外,赖氨酸在人蛋白质组中的广泛分布使随机靶标选择效率低下。
共价选择鉴定出赖氨酸靶向的共价抑制剂对磷酸甘油酸突变酶1(PGAM1),溴d虫(BRD)家族蛋白和泛素 - 偶联酶E2 N(UBE2N)。
构象更改 更多信息: doi:10.1002/anie.202505581 期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