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比淡水养殖更有利于气候

世界水产养殖业正在蓬勃发展。这也不足为奇——公海过度捕捞导致许多商业捕捞鱼类种群急剧下降。为了满足世界对海鲜、水产养殖或水生动物饲养日益增长的需求……

来源:Hakai Magazine

文章主体副本

世界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难怪 - 在开阔的海洋中捕捞导致许多商业捕获的鱼的种群暴跌。为了跟上世界对海鲜,水产养殖或水生动植物食物的需求不断增长,这是显而易见的选择。

根据2024年联合国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报告,2022年从水产养殖产生的海鲜量超过了捕获渔业产生的款项。在水产养殖中,海鲜中有38%是在海洋系统中饲养的,被称为马养殖,其他62%来自陆基,主要是淡水系统。尽管水产养殖的率很高,但该行业的环境影响仍然模糊。

“迄今为止,气候评估尚未准确量化马里培养的气候影响,尤其是在水上环境中直接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排放方面。”中国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家卢山说。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沉及其同事评估了海洋水产养殖如何影响气候,考虑到鱼饲料的细分和用于操作养鱼场的能量所考虑的温室气体排放。他们发现,马里养殖的碳足迹比淡水水产养殖的碳足迹低40%至50%。差异主要归结于在不同环境中产生不同温室气体的微生物。

新研究

不同的海鲜物种还贡献了不同的碳足迹:养殖食肉鱼(例如鲑鱼和海鲈)会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因为与鲤鱼等杂食鱼相比,它们在饲料中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双壳类和海藻农场的碳足迹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