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关键词检索结果

本周太空照片:日冕在连续日食期间绽放

Space photo of the week: The sun's corona blooms during back-to-back solar eclipses

合成图像揭示了太阳日冕在 2023 年和 2024 年从一次日全食到另一次日全食的变化,当时太阳活动开始达到顶峰。

天文学家刚刚绘制了黑洞“看不见的”日冕——这就是它的重要性

Astronomers Just Mapped the ‘Invisible’ Corona of Black Holes — Here’s Why It Matters

和太阳一样,黑洞也有日冕。

Altyntsev 等人利用西伯利亚射电日光仪观测日冕洞

Observations of coronal holes with the Siberian Radio Heliograph by Altyntsev et al.

日冕洞 (CH) 是太阳盘面图像中极紫外 (EUV) 或软 X 射线辐射下亮度降低的区域,与开放磁场线的配置相对应。日冕洞面积和亮度下降深度的数据用于预测地球附近的太阳风参数。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微波中定期对日冕洞进行二维观测,空间分辨率为 10-20“,频率为 [...]

美国宇航局将向空间站发射太阳日冕仪

NASA to launch solar coronagraph to Space Station

美国宇航局的日冕诊断实验 (CODEX) 已准备好发射到国际空间站,以揭示有关太阳风的新细节,包括其起源和演变。

NRL 日冕仪捕捉到尘埃彗星的独特图像

NRL Coronagraph Captures Unique Images of a Dusty Comet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 (NRL) 三个太阳轨道观测站上的成像仪器捕捉到了彗星 C/2023 A3(称为 Tsuchinshan-ATLAS)的序列,当时它于 2024 年 10 月初穿过地球和太阳之间。

成像 X 射线偏振探测器帮助研究人员确定黑洞日冕的形状

Imaging X-ray Polarimetry Explorer helps researchers determine shape of black hole corona

使用美国宇航局 IXPE(成像 X 射线偏振测量探测器)任务数据的新发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可以深入了解黑洞中一种名为日冕的重要结构的形状和性质。 研究结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Francesco Azzollini 等人撰写的《日冕中的压缩波的能量学》

Energetics of compressive waves in the solar corona by Francesco Azzollini et al

移动或振荡密度波动的非弹性散射会导致在日冕和太阳风中传播的无线电信号变宽。利用太阳射电爆发的动能散射理论中的各向异性密度波动模型,我们推导出解释航天器信号频率变宽观测所需的等离子体速度(垂直于视线)。与这些推断出的体积速度相关的动能会级联到更小的[...]

E. Kontar 等人根据太阳射电观测推导出低日冕到 1 au 的各向异性密度湍流变化

Anisotropic density turbulence variation from the low corona to 1 au as deduced from solar radio observations by E. Kontar et al.

太阳日冕和太阳风中的密度湍流通过太阳射电爆发的特性显而易见;通过太阳大气观测到的太阳外射电源的角散射展宽,可以在太阳风中现场测量。可行的密度湍流模型应该同时解释所有三种类型的密度波动观测。在~1 GHz 以下观测到的太阳射电爆发(例如 I、II、III 型)主要通过等离子体产生 [...]

美国宇航局本月将启动一项新的太阳任务:“PUNCH 将看到日全食”

NASA's launching a new sun mission this month: 'PUNCH is going to see a total solar eclipse'

美国宇航局的 PUNCH 任务定于 2 月 27 日发射,可能会彻底改变太空天气预报,统一日冕和日光层,并有助于改进天文学技术。

观测到异常 V 型太阳射电爆发:电子双流不稳定性非线性演化,作者:A. O. Benz 等人。

Observation of an Extraordinary Type V Solar Radio Burst: Nonlinear Evolution of the Electron Two-Stream Instability, by A. O. Benz et al.

太阳 V 型射电暴是与 III 型暴相关的宽带连续体,一般认为 III 型暴是由日冕电子束引起的。V 型暴有时会在强烈的 III 型暴或暴组之后以连续体的形式出现 0.2 到 3 分钟。V 型暴的频谱峰值通常低于 100 MHz。高频边缘低于相关类型的起始频率 [...]

本周末可能出现超级极光,因为太阳中巨大的“洞”向地球喷出太阳风

Supercharged auroras possible this weekend as colossal 'hole' in the sun spews solar wind toward Earth

极光警报——日冕洞正在向地球喷出快速的太阳风,可能会在 1 月 4 日至 1 月 5 日期间增强地磁活动并增强北极光。

太阳探测器在与太阳的最近距离接触中幸存下来,创下历史记录

Solar Probe Survives Record-Breaking Closest Ever Encounter With Sun

天体物理学家现在正在等待数据传输,这将提高对太阳风和日冕热量的理解。

太阳轨道器令人惊叹的太阳新视图揭示了隐藏的动力学

Solar Orbiter’s Stunning New Views of the Sun Reveal Hidden Dynamics

太阳轨道器任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太阳图像,展示了其磁场和等离子体运动的复杂相互作用。这些图像包括太阳黑子和日冕的详细视图,增强了我们对太阳现象的理解。仔细看看太阳轨道器拍摄的四张令人惊叹的太阳新图像 [...]

黑暗释放:NASA 在 2024 年日食中的突破性发现

Darkness Unleashed: NASA’s Breakthrough Discoveries From the 2024 Solar Eclipse

2024 年横扫北美的日食促使 NASA 资助了众多研究项目,这些研究项目观察了日食对日冕、地球大气层和无线电通信的影响。地面望远镜、飞机、业余无线电传输和学生发射的高空气球收集了大量数据。横扫北美的日食 2024 年 4 月 8 日,日全食 [...]

美国宇航局的罗马太空望远镜即将彻底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看法

NASA’s Roman Space Telescope Ready To Revolutionize Our View of the Cosmos

美国宇航局的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团队已完成将望远镜及其仪器集成到托架上,这是组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日冕仪和光学望远镜组装到位后,罗曼望远镜将能够探索包括系外行星在内的大量天文现象 [...]

A. Vecchio 等人在 3-13 MHz 频率范围内观测到的时间分辨 III 型太阳射电爆发

Temporally resolved Type III solar radio burst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3-13 MHz by A. Vecchio et al.

III 型射电暴是太阳产生的最常见的相干射电辐射。它们的特点是随时间快速向低频漂移,是太阳耀斑期间产生的高能电子的间接特征,这些电子通过日冕等离子体和行星际介质传播。III 型暴在大约 ∼500 MHz 的广泛频率范围内被观测到 [...]

一项新研究发现,类太阳恒星大约每 100 年就会爆发一次超级耀斑。我们的太阳是否早该爆发一次大规模爆炸了?

Superflares Erupt From Sun-Like Stars Roughly Every 100 Years, a New Study Finds. Is Our Sun Overdue for a Massive Blast?

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可能会对地球上的电信系统、卫星和电网造成严重破坏

按需日食:Proba-3 的精密卫星进入轨道

Solar Eclipses on Demand: Proba-3’s Precision Satellites Enter Orbit

Proba-3 是 14 个欧空局成员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合作,旨在促进自主太空作业和精确机动。该任务重点关注日冕,旨在填补关键的观测空白,提高太空精确编队飞行的能力。12 月 5 日,两艘航天器从印度发射升空,标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