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在塑造现实中的作用是印度哲学和量子物理学的核心主题。印度哲学传统,尤其是那些植根于吠檀多哲学的哲学传统,主张意识(阿特曼)作为基本现实的首要地位。在量子物理学中,观察者效应表明观察行为会影响粒子的行为,凸显了意识与量子世界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印度哲学中的意识与量子物理学中的观察者效应之间的相似性为深刻思考感知和现实的本质打开了一扇大门(Radhakrishnan,S. 1958;Menon,S. 2015;Ray,PK 2003;Mohanty,AK 2012;Nader,T.,& Orme-Johnson,D. 2013)。我们的集体意识能否在塑造宇宙结构方面发挥作用,就像观察者塑造量子现象一样?
基于权利的法律结构明确定义了自然或自然的独特特征,为承担权利的实体。这些结构包括对权利的认可,承认法律人格,[20]确保法律地位,[21]对超过人类的人身保护,[22]和/或局部的基层倡议。大多数基于权利的举措存在于美洲[23],但是自然框架的其他权利(可能更准确地反映了与自然权利一致的文化系统)在其他世界地区更为普遍。[24]某些文化和法律制度可能与自然在实践中的权利不相容,但可以通过另一个镜头采用许多相同的要素。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 (AI) 在艺术领域(例如音乐、绘画)的最新进展对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构成了深刻的本体论威胁,因为它们挑战了人类独特性叙事的最后前沿之一:艺术创造力。四项实验(N = 1708),包括一项高强度的预注册实验,一致揭示了对人工智能制作的艺术品的普遍偏见,并揭示了其心理基础。同一件艺术品被贴上人工智能制作(而非人造)的标签时,人们的偏好会降低,因为它被认为缺乏创造力,因此引起的敬畏感也会减少,而敬畏感是一种通常与艺术审美相关的情感反应。这些影响在具有更强的人类中心创造力信念的人(即相信创造力是人类独有的特征)中更为明显。对人工智能艺术的系统性贬低(赋予较低的创作价值、抑制情绪反应)似乎服务于一种动摇的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即创造力专属于人类。
上一页:卢西奥·丰塔纳 (Lucio Fontana) 正在制作他的一幅剪纸画,1964 年。本页:初音未来 (Hatsune Miku) 在 2020 年科切拉谷音乐与艺术节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