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1 管理现场以太网交换机。784-1.1 描述。为智能交通系统 (ITS) 项目提供并安装强化的设备级管理现场以太网交换机 (MFES)。确保 MFES 以每秒 100 兆比特的传输速率从远程 ITS 设备安装位置到 ITS 网络主干互连点提供线速快速以太网连接。仅使用符合这些最低规格要求且列在部门批准产品清单 (APL) 上的设备和组件。784-1.2 材料:784-1.2.1 一般要求:确保 ITS 网络管理员能够单独管理每个 MFES 并作为一个组进行交换机配置、性能监控和故障排除。确保 MFES 包含第 2 层以上功能,包括 QoS、IGMP、速率限制、安全过滤和一般管理。确保所提供的 MFES 与 ITS 主干以太网网络接口完全兼容且可互操作,并且 MFES 支持半双工和全双工以太网通信。所提供的 MFES 应提供 99.999% 的无错误操作,并符合电子工业联盟 (EIA) 以太网数据通信要求,使用单模光纤传输介质和 5E 类铜传输介质。为每个远程 ITS 现场设备提供交换式以太网连接。确保 MFES 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 至少为 10 年或 87,600 小时,这是使用 Bellcore/Telcordia SR-332 可靠性预测标准计算得出的。784-1.2.2 网络标准:确保 MFES 符合所有适用的 IEEE 以太网通信网络标准,包括但不限于:1. 与快速生成树协议 (RSTP) 一起使用的媒体访问控制 (MAC) 桥的 IEEE 802.1D 标准。 2. IEEE 802.1Q 标准,适用于基于端口的虚拟局域网 (VLAN)。 3. IEEE 802.1P 标准,适用于服务质量 (QoS)。 4. IEEE 802.3 标准,适用于局域网 (LAN) 和城域网 (MAN) 接入和物理层规范。 5. IEEE 802.3u 补充标准,适用于 100 Base TX/100 Base FX。 6. IEEE 802.3x 标准,适用于全双工操作的流量控制。 784-1.2.3 光纤端口:确保所有光纤链路端口在单模式下以 1,310 或 1,550 纳米运行。确保光纤端口仅为 ST、SC、LC 或 FC 类型,如计划中或工程师所指定。请勿使用机械传输注册插孔 (MTRJ) 型连接器。提供至少具有两个光纤 100 Base FX 端口的 MFES,能够以每秒 100 兆比特的速度传输数据。确保 MFES 配置的端口数量和类型与合同文件中详述的一致。提供设计用于一对光纤的光纤端口;一根光纤将传输(TX)数据,一根光纤将接收(RX)数据。
简介 1915 年,福特汽车公司在其 T 型车上引入了电灯和电喇叭。从那时起,汽车对电气和电子系统的依赖性一直在稳步增加。最初的系统往往是本地和独立的。例如,控制前灯的开关直接连接到电池。然而,今天,这些系统都是相互连接的。当汽车的前灯打开时,仪表板照明、后视镜和其他系统都可能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为了使其正常工作,各种不同的系统必须相互通信。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内部用于实现这种通信的网络也在不断发展。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不断发展,对车辆内部和车辆之间数据传输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本文研究了三种汽车通信标准——控制器局域网 (CAN) 总线、以太网和平板显示器链路 (FPD-Link)——并探讨了哪种接口最适合哪种系统。
表2-1的表列表。PROFINET Requirements.......................................................................................................................................... 2 Table 3-1.DP83822 100Base-TX Strapping................................................................................................................................ 4 Table 3-2.DP83822 100Base-FX Strapping................................................................................................................................ 5 Table 3-3.DP83822 Software Configuration............................................................................................................................... 5 Table 3-4.DP83826 100Base-TX................................................................................................................................................ 7 Table 3-5.DP83826 Software Configuration............................................................................................................................... 7 Table 3-6.DP83867 100Base-TX Strapping................................................................................................................................ 9 Table 3-7.DP83867 Software Configuration............................................................................................................................... 9 Table 3-8.Functional Mode Strap Table..................................................................................................................................... 11 Table 3-9.DP83869 100/1000铜引导程序选择......................................................................................................................................................................................................................................................................................................................................................................................... 12表3-10。DP83869 1000Base-X Fiber Bootstrap Selection................................................................................................... 12 Table 3-11.DP83869 100Base-FX Fiber Bootstrap Selection................................................................................................... 12 Table 3-12.DP83869 RGMII Software Configuration................................................................................................................ 12 Table 3-13.DP83869 MII软件配置..................................................................................................................................................................................................................................................................................................................................................................................................................................................................................................................................................................... 13
PL-B771是一款高性能1.3百万像素单色相机,专为各种工业和机器视觉应用而设计。SXGA分辨率(1280 x 1024)以每秒30帧提供。该相机传感器基于Aptina(以前是微米)CMOS滚动快门渐进式扫描传感器,具有1/2英寸的光学格式。工厂校准的数字像素校正和机上平面校正(FFC)提供了类似于高端CCD摄像机的图像质量,但价格更高。外部触发和2个通用输出为用户提供了使相机与其过程和照明同步的灵活性。
A 4 x 1/10/25GBE SFP28和1 x 100GBE QSFP28扩展模块。EX4400开关包括两个专用的100GBE端口,以支持虚拟机箱连接,可以重新配置以用作上行链路连接的以太网端口。100GBE端口还可以接受40GBE光学元件用于虚拟机箱连接或上行链路连接。ex4400开关还包括高可用性(HA)功能,例如冗余,可互换的电源以及可更换的风扇,以确保最大的正常运行时间。此外,启用POE- EX4400开关模型提供标准 - 基于802.3AF/AT/BT(POE/POE+/POE ++),用于在任何访问端口上输送高达90瓦。可以将EX4400开关配置为传递快速的POE功能,使开关能够在将电源应用于开关的几秒钟内为连接的POE设备传递POE功率。此外,即使开关正在重新启动,即使在重新启动开关时,EX4400开关支持永久POE,即使在连接的POE驱动的设备(PDS)中为连接的POE驱动设备(PDS)提供了不间断的POE。
可见光作为射频技术的补充[8],CDMA方面的一些研究实现了多用户接入[9]。在应用场景上,一些研究利用可见光通信进行音频传输[10]和视频显示[11],还有利用可见光进行水下通信[12]。这些研究都没有充分发挥可见光在室内的应用优势。可见光作为一种理想的室内通信方式,可以与普通通信相结合,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技术,以太网上可见光通信应用的速率大多在100Mbps以下。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将可见光与千兆以太网相结合的应用设计,该研究可以解决以太网到可见光的转换问题
本节描述了ESD保护二极管的操作。虽然没有将ESD脉冲引入系统(即,当系统处于正常操作中时,ESD保护二极管理想地应与保护设备(DUP)断开,以免影响其操作。每个ESD保护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到信号线和GND,如下所示。当以这种方式连接ESD保护二极管时,它们在正常运行中时不会充当瞬态电压抑制器。当将ESD脉冲引入系统中时,有必要确保ESD保护二极管进行防止ESD脉冲到达DUP。从连接器中,ESD保护二极管和DUP可以视为并联连接。因此,重要的是要确保ESD保护二极管具有低阻抗,以便大多数ESD能量通过ESD保护二极管分流。
本设备已经过测试,符合 FCC 规则第 15 部分对 A 类数字设备的限制。这些限制旨在为设备在商业环境中运行时提供合理的保护,防止有害干扰。本设备会产生、使用并能辐射射频能量,如果不按照说明手册进行安装和使用,可能会对无线电通信造成有害干扰。在住宅区操作本设备可能会造成有害干扰,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自行承担纠正干扰的费用。
7130LBR系列中的集成开关为不同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功能。直接连接到前面板界面通过交叉点时,它提供了高性能开关和路由的2.4 tbps吞吐量。它的深度虚拟输出队列(VOQ)体系结构消除了线路(HOL)阻塞,即使在最拥挤的网络方案中,几乎可以消除数据包下降。高级官方调度程序在所有虚拟输出队列之间相当分配带宽,同时准确地遵循队列学科,包括加权公平排队,固定优先级或混合方案。因此,R3系列开关可以轻松处理最苛刻的数据中心要求,包括实时,多播和存储的混合负载,同时仍能提供低延迟。
* Cisco Nexus 9348GC-FXP的软件支持在路线图上**在路线图上,软件支持。请访问最新发行说明以获取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