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德国同为制造业大国,都设置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的气候目标,因此在清洁能源转 型领域面临着诸多共同挑战。尽管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导致了全球范围的能源安全焦虑,德国仍在为实现 2045 年气候中性目标而加速布局可再生氢能政策和产业,以有效支撑本国的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作为极 具气候雄心的发达经济体,德国在氢能经济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中国培育本国处于起步阶段的可再 生氢产业链。本文从氢能治理结构、提高氢能经济可行性措施和促进氢能应用等方面剖析了德国 2020 年 6 月发布的《国家氢能战略》。结合中国 2021 年 3 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1-2035 年)》 以及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作者基于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以下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为更好更快建立工业化规模的低碳氢供应链,中国应在充分利用本国现有化石燃料制氢产能的同时激 励可再生氢产能的持续增长。基于中国在电动车发展助力交通行业减排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在氢能 产业链规模化之前,扩大氢能的下游需求与上游的低碳生产应该区分对待。扩大可再生氢产能应与鼓 励氢能大规模应用同时推进,从而在氢能产业链的上、下游之间产生正向激励效应。另一方面,本世 纪初以来全国燃煤发电装机的快速扩张已提前锁定了巨量煤炭需求,中国应以此为鉴,尽量避免进一 步扩大现有化石燃料制氢产能规模。 ● 氢能管制应更多侧重其能源属性。目前,中国仍将氢气作为危险化学品进行标识和监管,对其能源属 性没有予以充分考量和反映。对氢能的危化品定位在生产选址、道路运输、市场准入、终端应用以及 标准化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挑战。中国未来是否能够更加合理地对氢能进行定位是实现氢能规模 经济性的重要先决条件。 ● 可再生氢在工业深度脱碳中的作用应被优先考虑,并重点聚焦钢铁、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产业。鉴于可 再生氢在重工业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工业脱碳应成为中国实现可再生氢供应链规模经济性的重点领域。 除了尽快将排放密集型的工业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还应考虑将德国乃至欧洲的创新政策和 金融政策工具针对中国国情进行定制和试点,尤其是绿钢的政府采购、碳差价合约和气候友好型原材 料的需求配额。 ● 为更好促进可再生氢在中国的发展,应建立氢能部际协调机制,并最好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否则,氢 能治理的职责如果长期分散在在不同部委之间,将会阻碍氢能的长足发展,并使中国错失先机。建议 由该高层协调机制主导对建设跨省氢能管道这一无悔基础设施的必要性和规划展开调查研究,以积极 应对中国氢气生产、消费地理错配的挑战。 ● 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氢能发展时,应在制度设计层面防范“骗补”乱象并促进公平竞争。根据以往补 贴政策实施过程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氢能监管框架应重视制约与平衡,并纳 入多重监督机制。 ● 为了缩小与发达经济体在氢能核心技术领域的差距,中国应考虑为包括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在内的市 场主体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如果能够大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消除市场准入壁垒,中国将 能更好地深化与发达经济体在可再生氢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吸引欧盟特别是德国公司来华展开互利双 赢的技术合作和商业投资。
2022年全球经济受到疫情、战争、通胀、加息、地缘政治等因素冲击,抑制市场需求,造成库存过剩。旺宏电子长期耕耘高质量应用市场,成效显著,有效缓解终端需求波动影响,逆势维持相对稳定表现,让旺宏电子营收维持高位,以优质服务与高质量维持产品价格。旺宏电子全年毛利率较上年(2021年)增加2.6%,表现不俗。面对经济下行、产业与客户库存调整等因素,旺宏电子紧随推出减产措施,控制库存水位,并转移资源加速技术开发,让旺宏电子在制程技术上抢占先机,进一步提升长期竞争力。 2022年营运表现如下:全年合并营业净额为新台币434.87亿元,全年合并毛利为新台币192.38亿元,全年平均毛利率提升至44.2%,税后净利为新台币89.7亿元,EPS为新台币4.85元。营业活动现金流入为新台币116.5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新台币103.39亿元,期末现金等价物为新台币197.64亿元,负债率降低至37.3%,每股账面值提升至新台币28.38元,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8%。旺宏电子多年来致力创新研发,专利强化其与竞争对手的壁垒。以专利为例,旺宏电子2022年在各国申请专利共计240件,截至2022年底,旺宏电子全球专利数达8,894件,除专利数量位居半导体产业前列外,更在全球拥有大量优质关键技术及商业机密,这些对于维持公司竞争力,在全球非挥发性内存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至关重要。去年(2022),旺宏电子不仅荣获2022 EE Awards Asia 车用电子解决方案供应商殊荣,更连续第二年荣获年度最佳内存产品奖。此外,旺宏电子也于2023年入选LexisNexis全球百大创新者,这些肯定,都显示旺宏电子勇于创新,坚持产品改良,并有能力为客户创造增值应用,这也是旺宏电子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在制程与产品开发方面,ROM在2022年占年营收的25%。NOR Flash 占年营收 55%,目前正向高附加值市场拓展,例如 256Mb 以上高密度产品占 NOR Flash 营收比重逐年提升,截至 2022 年已达 50%,并正加速开发全球首款超高密度 3D NOR Flash,有助拓展高容量 NOR 市场。此外,来自车用、工业、医疗、航太等优质应用领域的 Flash 产品营收已达 41%,将成为旺宏业务成长的最大推动力之一。车用应用领域营收较上年 (2021) 大幅增加 43%,位元出货量也创下历史新高,过去五年位元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 30%,累计出货量突破 5.6 亿颗。 NAND Flash方面,全年营收占比11%,96层3D NAND Flash产品已于去年底(2022)开始量产,将逐步贡献营收,预计今年(2023)可完成192层3D NAND Flash产品的开发,并持续开发更高层数堆叠技术,满足客户更高容量产品的需求。随着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车用市场、5G等快速发展,内存芯片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旺宏电子秉持研发技术、产能、严谨品管的精神,以及为客户提供高效能、高可靠度内存解决方案的承诺,获得多项优异的认证与肯定,例如Octaflash取得ISO 26262车用电子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认证,获得全球各大车用芯片厂的认可。而96层3D NAND Flash产品已于去年底(2022)开始量产,将逐步贡献营收,预计今年(2023)可完成192层3D NAND Flash产品的开发,并将持续发展更高层数堆叠技术,满足客户对更高容量产品的需求。随着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车用市场及5G等快速发展,内存芯片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旺宏电子秉持研发技术精神、生产能力、严谨品管,以及提供客户高效能、高可靠度内存解决方案的承诺,并因此获得优异的认证与认可,例如Octaflash取得ISO 26262车用电子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认证,受到全球各大车用芯片厂认可。而96层3D NAND Flash产品已于去年底(2022)开始量产,将逐步贡献营收,预计今年(2023)可完成192层3D NAND Flash产品的开发,并将持续发展更高层数堆叠技术,满足客户对更高容量产品的需求。随着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车用市场及5G等快速发展,内存芯片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旺宏电子秉持研发技术精神、生产能力、严谨品管,以及提供客户高效能、高可靠度内存解决方案的承诺,并因此获得优异的认证与认可,例如Octaflash取得ISO 26262车用电子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认证,受到全球各大车用芯片厂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