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地提议在涉及潜在致命武力的军事技术和军事规划中使用人工智能 (AI) 软件来取代人类。军事冲突是危险的,而且有很大的动机将其参与者自动化。例如,韩国使用简单人工智能的自动炮塔在国际上很受欢迎(Parkin,2015),尽管其伦理原则尚未得到仔细评估。军事人工智能最明显的伦理问题出现在瞄准方面,其他问题出现在作战规划和后勤支持方面。然而,建立人工智能系统来做出潜在的致命判断是困难的,目前的人工智能方法在许多任务上仍然不如人类准确(Emery,2021)。使用它们施加致命武力可能是不道德的,就像今天在军事冲突中使用霰弹枪等不精确的武器一样。此外,武装冲突法中,使用致命武力的一个主要理由是自卫,这与软件和机器人关系不大,因为它们可以廉价地重新制造,尽管有限的自卫对于它们在持续冲突中保持其能力仍然是适当的。因此,评估每种人工智能方法的工作原理以了解其对致命武力的贡献有多合理非常重要,而且这些方法在准确性和可解释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其可能的合理性也不同。
Frank Ledwidge 是一名律师,曾担任过巴尔干半岛、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官。他是《失去小规模战争》(耶鲁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二版 2017 年)、《血战》(耶鲁大学出版社,2018 年)和《空战》(牛津大学出版社,2018 年)的作者。他目前是朴茨茅斯大学法律与战略高级讲师。Stuart Casey-Maslen 是比勒陀利亚大学的名誉教授。他最近的出版物包括《海牙法解读:武装冲突法下的敌对行为》(Hart,2018 年)、《军备控制与裁军法》(牛津大学出版社,2021 年)和《国际法下的生存权:解释手册》(剑桥大学出版社,2021 年)。Mark Goodwin-Hudson 是前军官,曾在巴尔干半岛、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在阿富汗,他是北约负责平民伤亡减轻和调查的负责人。此后,他一直担任 CIVIC(冲突中平民中心)顾问、联合国军事顾问,目前在司法快速反应名册上。Lydia Day 是停火平民权利中心的宣传官,她领导停火组织在英国军事问责方面的工作。她曾在多个非政府组织工作,涉及国防治理、平民保护和人权问题。
关于国际人道主义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是国际人道主义法? 什么是国际人道主义法? 国际人道主义法是一套出于人道主义原因寻求限制武装冲突影响的规则。它保护未参与或不再参与敌对行动的人员,并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国际人道主义法也称为战争法或武装冲突法。 国际人道主义法是国际法的一部分,国际法是管理国家间关系的一套规则。国际法包含在国家之间的协议(条约或公约)、习惯规则(由国家视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实践组成)和一般原则中。 国际人道主义法适用于武装冲突。它并不规定一个国家是否可以实际使用武力;这受《联合国宪章》中一项重要但独特的国际法部分的管辖。 国际人道主义法起源于何处?国际人道主义法植根于古代文明和宗教的规则——战争始终受制于某些原则和习俗。国际人道主义法的普遍编纂始于十九世纪。从那时起,各国根据现代战争的惨痛经验,同意了一系列实用规则。这些规则对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a) 国防部指令 3600.01,“信息作战 (IO)”,2006 年 8 月 14 日,经修订(特此取消) (b) 国防部指令 5111.1,“国防部政策副部长 (USD(P))”,1999 年 12 月 8 日 (c) 国防部长备忘录,“国防部的战略通信与信息作战 (U)”,2011 年 1 月 25 日 (d) 国防部指令 S-5200.37,“国防人力情报 (HUMINT) (U) 的管理和执行”,2009 年 2 月 9 日,经修订 (e) 国防部 5240.1-R,“管理影响美国公民的国防部情报部门活动的程序”,1982 年 12 月 7 日,经修订 (f)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指令3121.01B,“交战常设规则/美军使用武力常设规则和武装冲突法(LOAC)”,2005 年 6 月 13 日(g)国防部长备忘录,“将心理战(PSYOP)一词改为军事支援信息行动(MISO)(U)”,2010 年 12 月 3 日(h)“国防部、司法部和情报界签署的关于计算机网络攻击和利用活动的三边协议备忘录”,2007 年 5 月 9 日(i)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办公室,“国防部军事和相关术语词典”,当前版本
人工智能 (AI) 已成为一项重要技术,改变了包括网络空间在内的不同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它对现有的管理网络空间的国际法律框架提出了复杂的挑战。本研究论文探讨了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和国际法之间的关系。它探讨了人工智能对网络空间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国际法的潜在影响。它还研究了现有的管理网络空间的国际法律框架以及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挑战。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和网络空间对国际法的法律影响,特别是在国家责任和武装冲突法的背景下。它讨论了使用自主系统所带来的挑战及其滥用的可能性,以及管理其开发、部署和使用的法律框架。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保护和促进人权(包括隐私和言论自由)方面的作用,并考虑了人工智能作为国际法问责和透明度工具的潜力。总体而言,本文强调了利益攸关方之间需要继续讨论和合作,以确保人工智能和网络空间技术的开发和使用符合国际法律规范和价值观。本文最后就国际法如何应对网络空间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建议。
一年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乌克兰战火四起,每天都在证明武装冲突对当地居民或邻近人口的影响。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当然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正在进行的武装冲突。然而,其无处不在的画面促使人们近乎实时地反思战争的性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反思包括持续审查旨在保护平民或至少减轻对平民伤害的法律、政策和方案的适用性。也许在这种反思中首先出现的问题如下:什么是保护?什么得到保护?第一个问题最接近的答案可以在联合国 (UN) 政策文件《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中的平民保护》中找到。正如标题所示,该政策侧重于维和行动,强调“没有联合国范围内的‘保护平民’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保护平民免受人身安全的风险和威胁。” 1 [强调添加。]虽然这项政策没有进一步定义身体完整性,但它暗示保护民众免受身体伤害。这种身体完整性伤害可能来自武器、人身/性暴力、疾病或暴露。类似的平民保护和伤害减轻概念延伸到武装冲突,并编纂在国际人道主义法/武装冲突法 (IHL/LOAC) 中。2 Karolina MacLachlan 博士于 2022 年 6 月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ATO) 网站撰文,也强调了平民保护,并总结如下:
但除了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外,这些新卫星群还引发了一系列深刻且前所未有的法律、经济和社会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最受青睐的低空轨道位置的拥挤,以及相关的干扰、碰撞和碎片危险。这是一个典型的“公地悲剧”,每个参与者都被激励过度开发共享资源,而不是长期节约使用。第二个问题来自新卫星群对天文学造成的干扰。飞越的卫星将破坏天文台为寻求科学发现而窥视遥远太空的能力。卫星的通过会在望远镜的图像上留下一条令人讨厌的白色条纹,遮蔽了收集和解释微弱数据的努力。第三,私人卫星数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地用于军事和情报目的,这抹杀了长期存在的国际武装冲突法的基本要求,即保持军事和民用物体之间的重要“区别”,并实现这两类资产之间的物理“分离”。本文探讨了即将无处不在的小型卫星星座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它们带来的上述三个特殊问题。它还建议进行一些法律改革,以应对这些困境,并缓和一场不受约束、毫无成效的国际太空竞赛的危险复苏。这些建议包括呼吁迅速发展
一年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乌克兰战火四起,这是武装冲突对当地居民或周边居民影响的日常体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当然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正在进行的武装冲突。然而,无处不在的画面促使人们近乎实时地反思战争的性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反思包括持续审查旨在保护平民或至少减轻平民所受伤害的法律、政策和方案的适用性。也许在这种反思中首先会出现以下问题:什么是保护?什么得到保护?第一个问题最接近的答案可以在联合国 (UN) 政策文件《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中的平民保护》中找到。正如其标题所示,该文件侧重于维持和平行动,强调“没有联合国范围内的‘保护平民’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保护平民免受人身安全的风险和威胁。” 1 [强调补充。] 虽然这项政策没有进一步定义身体完整性,但它暗示着保护民众免受身体伤害。这种身体完整性伤害可能来自武器、人身/性暴力、疾病或暴露。类似的平民保护和伤害减轻概念延伸到武装冲突,并被编入国际人道主义法/武装冲突法 (IHL/LOAC)。 2 Karolina MacLachlan 博士于 2022 年 6 月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ATO) 网站撰文,也强调了平民保护,并总结如下:
弗朗索瓦·德勒吕博士是战略研究所 (IRSEM) 的网络防御和国际法研究员、巴黎政治学院兼职讲师和卡斯泰网络战略主席副研究员。他还曾在巴黎一家咨询公司担任网络战略和网络安全顾问。2016 年 11 月,他在欧洲大学研究所 (EUI - 意大利佛罗伦萨) 完成了网络行动和国际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他的研究由法国高等国防研究所 (IHEDN)、法国战略研究所 (IRSEM) 和法国研究部资助。他曾在圣雷莫国际人道主义法研究所、佛罗伦萨大学和 EUI 任教。他曾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2014 年),并参加了 IHEDN 第 62 届青年研讨会(2009 年)和北约学院奥伯阿默高分校的国际法与网络行动研讨会(2013 年)。François Delerue 的研究重点是国际法在网络行动中的应用,主要是国家实施和国家支持的网络行动,并涉及武装冲突法、使用武力法、国家责任法、尽职调查和归因。他还在进行网络空间规范建设研究,特别是关注联合国政府专家组、欧安组织和东盟正在进行的进程。他还有另外两个研究项目,第一个项目专注于网络干预。简而言之,目标是分析国家如何使用或可能使用网络行动干涉其他国家的事务,特别关注对选举的干涉。网络空间为国家干预另一个国家的内部和外部事务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第二部分重点关注网络自主运营的法律与政策,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如何影响网络安全和网络防御的法律与政策。
摘要 目的——卫星因其轨迹可预测性和为军事行动提供的基本功能而成为有吸引力的军事目标。在过去的 13 年中,至少有三个国家(即美国、中国和印度)成功进行了动能反卫星 (ASAT) 导弹试验,这大大增加了低地球轨道空间碎片的数量,其中一些碎片仍在轨道上运行并对太空资产构成威胁 (Miglani, 2019, Wolf, 2007)。所有这些反卫星武器试验都是针对进行试验的国家的自有太空资产进行的,因此,这些事件并未触发武装冲突法 (jus in bello) 的适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些试验的法律评估,特别是在战时法方面,在实践中无关紧要,因为技术破坏能力已经存在,使用这些武器的合法性尚不明显。事实上,一些作者已经强调了使动能反卫星武器合法化的困难,或者更准确地说,对太空资产的武装袭击。有人认为,由于无法预测空间碎片的数量以及爆炸产生的空间碎片可能造成的二次附带损害(Stephens and Steer,2016),在某些情况下,动能反卫星攻击很难符合比例原则,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攻击本身可能具有无差别性(Koplow,2009)。可以看出,反卫星武器的合法性值得怀疑,主要是因为动能攻击的影响,但有些武器旨在干扰通信系统或使用定向能量造成故障,而不会产生空间碎片,可能除了一颗非活动轨道卫星。因此,适用于动能反卫星攻击的大多数论点可能不适用于非动能反卫星攻击。在本文中,作者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使用非动能反卫星武器很难符合战争法的一般原则,尤其是瞄准规则。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在武装冲突中使用非动能反卫星武器是否符合战时法,如果不符合,那么其合法使用的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