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明确该地区的能力需求,我们回顾了冷战时期的常规威慑理论和模型。尽管这项研究由来已久,但与最近的政策分析相比,这项研究更清楚地描绘了理想的防御力量态势和提高威慑力所需的足够力量比例。我们随后以陆基作战为重点,应用这些力量对比模型来分析波罗的海地区常规地面部队目前的平衡。通过比较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部队与俄罗斯在其西部军区和加里宁格勒州的部队的相对战斗力,我们证实了之前研究中发现的北约能力差距仍然很大。我们还发现,在危机情况下,潜在的北约高战备增援部队至少在一个月内无法弥补差距。这些能力缺陷显然阻碍了美国和北约的
随着中美、俄三国竞争的升级,“大国竞争”时代再度来临。大国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科技的综合国力竞争,二是地缘战略力量对比的竞争。与美国采取相同战略地位的日本是这两大国竞争的一方。后一种竞争的关键在于日本在防务上的投入程度。日本的防务开支长期保持在GDP的1%左右,实际约为5万亿日元。即便如此,日本的防务开支在2000年也占东亚地区防务开支总额的38%,尽管目前这一比例已降至17%。日本与东亚防务开支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防务开支比在2000年接近1:1,到2020年则扩大到1:4.1。军事战略中所谓的“3:1法则”是指进攻方需要比防守方多3倍的兵力。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周边地区,中国不断加强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扩大军事活动,并不断加强军事活动。如果简单地将这一法则应用于日本和中国,日本的国防开支至少是中国的三分之一。考虑到目前日中比例和未来中国国防开支的增长,日本的国防开支可能会达到
随着中美、俄等国竞争升级,大国竞争时代再度来临。大国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科技的综合国力竞争,二是地缘战略力量对比的竞争。与美国采取相同战略地位的日本是这两大国竞争的一方。后一种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日本对防务的投入程度。日本的防务开支长期保持在GDP的1%左右,实际约为5万亿日元。即便如此,2000年日本的防务开支也占东亚地区防务开支总额的38%,尽管目前这一比例已降至17%。日本与东亚防务开支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防务开支比,2000年接近1:1,到2020年已扩大到1:4.1。军事战略上有所谓3:1原则,即进攻方需要的兵力是防守方的3倍。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周边,中国持续并加紧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扩大并加强军事活动。如果把这个原则简单套用到日中两国身上,日本的防务费至少是中国的三分之一。考虑到现在的日中比例以及未来中国防务费的增长速度,日本要维持三分之一的防务费可能需要10万亿日元的规模。这样的防务费水平,必须考虑财政破产风险与威慑失效风险之间的平衡。美国是拜登政府上台,日本是菅义伟政府继任的岸田文雄政府。拜登政府于2021年3月举行日美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2+2)会议,并于4月举行日美首脑会谈,为强化日美同盟奠定了明确路线,期待在角色、任务、能力等磋商方面取得进展,切实加强防务合作。
随着中美、俄美竞争的升级,“大国竞争”时代再度来临。这种大国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科技的综合国力竞争,二是地缘战略力量对比的竞争。与美国采取相同战略地位的日本,是这两场大国竞争的参与者。后一场竞争的关键要素是日本对防务投入的力度。日本的防务开支长期保持不变,约为GDP的1%,即实际5万亿日元左右。即便如此,日本的防务开支在2000年也占东亚地区防务开支总额的38%,尽管目前已降至17%。2000年,日本与东亚防务开支最大的中国防务开支之比接近1:1。到2020年,这一比例已扩大到1:4.1。在军事战略上,所谓的3:1规则假定攻击者需要的兵力是防御者的三倍。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周边地区,中国持续并加强了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尝试,并扩大和加强了军事活动。如果简单地将这一规则应用于日本和中国,日本的防务开支至少是中国的三分之一。考虑到目前日中比重及未来中国防务费增长,日本防务费规模可能在10万亿日元左右,以维持三分之一的水平。这样的防务费水平,必须考虑财政破产风险与威慑失效风险之间的平衡。美国是拜登政府上台,日本是岸田文雄政府接替菅义伟政府。拜登政府于2021年3月举行日美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2+2)会议,4月举行日美首脑会谈,为强化日美同盟铺平了道路。预计角色、任务和能力磋商的进展将加强切实的防务合作。
随着中美、俄等国竞争升级,大国竞争时代再度来临。大国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科技的综合国力竞争,二是地缘战略力量对比的竞争。与美国采取相同战略地位的日本是这两大国竞争的一方。后一种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日本对防务的投入程度。日本的防务开支长期保持在GDP的1%左右,实际约为5万亿日元。即便如此,2000年日本的防务开支也占东亚地区防务开支总额的38%,尽管目前这一比例已降至17%。日本与东亚防务开支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防务开支比,2000年接近1:1,到2020年已扩大到1:4.1。军事战略上有所谓3:1原则,即进攻方需要的兵力是防守方的3倍。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周边,中国持续并加紧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扩大并加强军事活动。如果把这个原则简单套用到日中两国身上,日本的防务费至少是中国的三分之一。考虑到现在的日中比例以及未来中国防务费的增长速度,日本要维持三分之一的防务费可能需要10万亿日元的规模。这样的防务费水平,必须考虑财政破产风险与威慑失效风险之间的平衡。美国是拜登政府上台,日本是菅义伟政府继任的岸田文雄政府。拜登政府于2021年3月举行日美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2+2)会议,并于4月举行日美首脑会谈,为强化日美同盟奠定了明确路线,期待在角色、任务、能力等磋商方面取得进展,切实加强防务合作。
随着中美、俄等国竞争升级,大国竞争时代再度来临。大国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科技的综合国力竞争,二是地缘战略力量对比的竞争。与美国采取相同战略地位的日本是这两大国竞争的一方。后一种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日本对防务的投入程度。日本的防务开支长期保持在GDP的1%左右,实际约为5万亿日元。即便如此,2000年日本的防务开支也占东亚地区防务开支总额的38%,尽管目前这一比例已降至17%。日本与东亚防务开支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防务开支比,2000年接近1:1,到2020年已扩大到1:4.1。军事战略上有所谓3:1原则,即进攻方需要的兵力是防守方的3倍。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周边,中国持续并加紧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扩大并加强军事活动。如果把这个原则简单套用到日中两国身上,日本的防务费至少是中国的三分之一。考虑到现在的日中比例以及未来中国防务费的增长速度,日本要维持三分之一的防务费可能需要10万亿日元的规模。这样的防务费水平,必须考虑财政破产风险与威慑失效风险之间的平衡。美国是拜登政府上台,日本是菅义伟政府继任的岸田文雄政府。拜登政府于2021年3月举行日美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2+2)会议,并于4月举行日美首脑会谈,为强化日美同盟奠定了明确路线,期待在角色、任务、能力等磋商方面取得进展,切实加强防务合作。